话题常说常新,本期再聊聊武术内功与导引、丹道的区别。
「清风聊练功」导引气功、武术内功、丹道,你练的是什么?
「清风聊练功」导引气功、武术内功、丹道,为什么我推崇武术内功
如果不了解的可以翻翻上两篇内容,这三类功夫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练导引,适合没基础的人群,比如常在公园看到的大爷大妈或一人或成群在那练。学一套三五天就差不多掌握了,门槛很低。
武术功法,依托于传统武术,是武术体系中的一部分。从入手上就比较重视基本功部分,为什么?咱们前边不止一次说过,武术内功与纯导引最大的差别在于劲力。如果没有打好基本功,那么后面就难练了。
传统八段锦
举个例子,我有一朋友,医院这个科目的研究对象,医院学导引功法八段锦,然后观察练功后身体的改善。我问,那边教的八段锦,与咱们相比,练法要求上有什么区别吗?回说,可以说没要求,就跟着比划就行。我又深问一句,举个例子。回说:比如双手托天理三焦这一式,咱们练的全身各部位都有要求,而在那,只要举起来托起来就可以。很简单的一句话,说明在导引功法推广中,侧重点不一样。导引,最大的着眼点是安全,很多细节上不在意了,有道是“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只要动起来,再着眼于身心的放松、平静,其实就对养生很有好处了。当然,这是在普及中比较普遍的方式,而实际在传统的导引功法中,导引同样也要注重形神意气的协调统一,只有这样,才能有更大的功效。
这里提一句题外话:武术内功的代表就是易筋经。曾有朋友问,为什么中医推广的功法,八段锦最多,次之五禽戏、六字诀等。因为出身不同,八段锦五禽戏等原本就是导引出身,虽然我本人也练传统八段锦,含着武术的东西,但是关于源流上,咱不能否认,八段锦初始就是导引疗法。而易筋经,一直做为武术内功心法,在武门中流传,后渐流入民间,同八段锦站在一起为全民健身发挥价值。易筋经练习难度要略高,也造成普及度不如八段锦。
武术内功,就是在这基础上,除了精气神的培养之外,更强调筋骨的锻炼。这是武的基础,还是那句话,没有一付好身板,何以谈武?少林内功五拳,相信不少人知道这部功法,我也出过龙、虎、豹三拳教学。这五拳,分别对应骨、力、精、气、神。拳谱讲:骨不练不坚,力不练不强,精不练不固,气不练不聚,神不练不凝。是不是就明白了,为什么易筋经是武门的内功心法,强筋壮骨,一方面需要精气神足,气血的濡养,这一步相当于提供营养原料。另一方面就是炼。需要运力运劲,来进一步锻炼筋骨,打熬筋骨,打熬气力。再提一点,都知道一个词,敛气入骨。哇,感觉好高深是吧,怎么敛气,怎样入骨。就是内则用劲运力,外则揉按拍打等手法来操作,有一定难度门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