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从悠 https://m.39.net/disease/a_5387160.html
01醒世恒言
少林寺悠久的历史文化,使少林寺作为一种固化的形态被记忆所保留,在精神文化与物质的传承中,那种力量和精髓从未有被改变,少林寺乃佛教禅宗祖庭,“天下第一名刹”“天下功夫出少林”已经成为一种历史和文化积淀被人们铭记,作为武林之首的少林寺将是永久的尊崇指向。02帧帧图片的记忆
伴着《牧羊曲》的美妙旋律,看着少林寺武僧的《少林,少林》。这是一首心灵的歌,歌词意境辅之以酣畅淋漓的打斗以及青梅竹马的羞涩和脉脉含情画面交织,构成了一幅鲜活的,美轮美奂的真实生活画卷。没有神乎其神,没有电脑特效,拳拳到肉的真实让人身临其境,如现身画中,这是一种美好的观片体验。可是多年以后,这种感觉似乎已经远离我们而去,再也不见踪影,为何?年,因为《少林寺》的至尊耀世,让世人看到了武学至尊的无限魅力,一角钱票价,一个多亿的票房,即便是《战狼2》在它面前也得低下高贵的头颅,更不必说以少林寺为背景出炉的诸如《少林三十六房》《五郎八卦棍》《少林木人巷》和《少林五祖》港片了。03经典传世的要件
经典电影必有超凡脱俗之处,笔者搜集有关资料,以下几个方面也许为《少林寺》飘红的主因:1、视觉效果绝美的实景拍摄。2、正反派角色均为有专业武术功底的演职人员担任。3、片中每一场打戏,均真打实干,拳拳到肉,让人身临其境,毫无鸡肋之感。4、无片场转换和电脑特效,引人入胜。这是直瞄式观片。5、“少林十三棍僧舍命救唐王”的历史典故作为主题贯穿全片。6、美好的爱国主义情怀。7、螳螂拳、醉拳,醉棍,地躺拳等各类拳术真实再现。8、主题曲和插曲的唯美创作和展现。所以可见,一部好的作品没有新颖的题材、精良的制作,专业的演职人员,真实的场景和完美的音效,这些要素的叠加和整合方为经典影片的要件。04传世的芬芳:
在《少林寺》这一憾世巨著的引领下,无疑形成了少林寺的巨大品牌效应,成百上千家少林武校的遍地开花,无疑对少林文化和品牌的传播起到了极大地宣介和助推效果。洋弟子、洋学生不远万里前来学艺的比比皆是。再加上一些“中为洋用”的少林武术学院、禅院和其他辅助产业链的衍生,无疑,少林功夫以及少林寺已经成为了一个市场化的载体,也让这类商业实体因为《少林寺》和少林文化而赚得盆满钵满。05经典过后的空白
假如说李小龙是中华武学的奠基者,那么《少林寺》无疑是继李小龙之后对中华武学的最佳传播者,让世人目睹了中华武学的魅力之光。因为《少林寺》的影响,后续以少林寺为背景的武侠电影在八九十年代兴起了一股旋风,《少林小子》《南北少林》《木棉袈裟》等都赚足了人们眼球,但却难以再现《少林寺》当年的荣光了。无疑,九十年代至今,是少林寺题材电影的空窗期。这二三十年几乎再也没有关于传播少林文化的优秀影片再现,人们对武学,对少林文化的认知也没有更新,这无疑是一种优秀文化传承的停滞。06传承的呼唤
尽管文艺呼唤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但是随着近些年,无论是因少林寺的商业化痕迹明显,亦或少林弟子因个人因素出现过对少林寺的质疑和负面传闻,这些都需要文化的传播者和剧作者制作优良作品,以正视听。我们要有宗道臣的“爬也要爬到少林寺归宗”的精神追求和执着之气,我们不能因为《少林寺》曾经的憾世而止步不前,更不能因噎废食,人们的精神追求永不停歇,那么经典的创作更应该时不我待。只有树立“标兵渐远,追兵渐近”的居安思危之念方能再现少林文化的惊世神光!本文为寻梦草原的疆郎原创,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