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为何人均黄飞鸿叶问李小龙

时间:2024/7/6 17:34:40 来源:少林武术

时尚城市研究院独家出品,未经授权不得复制转载

50年前的今天,年7月20日,世界武道变革先驱者、功夫片开创者、截拳道创始人、一代武术宗师李小龙突然在香港与世长逝,年仅32岁。李小龙祖籍佛山顺德,曾拜叶问为师,学习咏春拳。叶问,佛山南海人,师承佛山咏春拳宗师梁赞弟子陈华顺、梁赞之子梁璧。李小龙、叶问之外,另一广为人知的武术家、洪拳大师黄飞鸿,也是佛山南海人。佛山为何在近现代武术名家辈出?知名历史学者言九林为您深度解析。

李小龙。图片来源:佛山发布佛山是中国著名的武术之乡。这座唯一获得“中国武术之城”称号的城市,在晚清民国时期便武馆林立,黄飞鸿、梁赞、叶问、李小龙等知名武术家,皆在佛山留下了活动踪迹。

佛山功夫(佛山旅游形象宣传片《狮舞岭南传奇佛山》节选)。图片来源:佛山发布

受尚武传统影响,今天的佛山仍存在包括蔡李佛拳、洪拳、咏春拳在内的五十余个拳种,有着近三百家注册武馆和两百余家非注册武馆;整个佛山以武术为职业的人员约万人,总武术人口规模多达六十余万人。[1]佛山是如何成为武术之乡的?传统武侠小说中,武术门派大多坐落于远离尘世的名山大川。但在现实世界里,如果不考虑武举这种特殊因素[2],那武馆首先是一门生意,武术首先是一种商品。生意和商品需要市场,没有市场,武馆就不能存在壮大,武术也无法传承发展。因此,真正的武术之乡往往存在于人口稠密的繁华之地,不会出现在少林寺与武当山这类地方。事实也确实如此。少林寺虽有武名,在真实的历史中却并不以武术见长。少林寺在某些时期为了自卫设置过武僧,但也仅此而已。明朝时,民间传言少林寺有神奇的棍法传世,其僧众依赖棍法,在元末乱世击退过来犯的红巾军,但寺内碑群却记载少林寺于元末乱世被红巾军攻破,僧众流离失所,庙宇遭焚“仅存其半”,连佛像也被“刮金破背”,搜刮得干干净净,待到红巾军离去,回寺的僧众已仅剩二十余人。明代抗倭名将俞大猷被民间传言误导,曾前往少林寺交流武术,却发现寺中并无棍法流传,俞大猷遂将自己的棍法传授给了寺中僧人。[3]遗憾的是,武术在少林寺及周边地区没有强大的市场需求,所以俞大猷的棍法也未能传承下来。待到电影《少林寺》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火遍大江南北时,真实的少林寺已找不到多少武术的影子。电影编剧薛后向少林僧人询问寺内是否藏有《易筋经》之类的武术典籍,僧人们“都茫然无以应”。[4]少林寺僧兵。图片来源:少林寺

转载请注明:http://www.ysnoo.com/jbwh/13748.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