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清晨7时许,乐清市区中心公园,十余位身着白衫者步履轻盈,行云流水般打着太极拳。
人群中,一位身着黄衫的长者漫步于队伍中,不时矫正着练习者的动作。他低调谦和,平静内敛,声音舒缓低沉,如一汩汩清泉滋润心田,让人浮躁的心情慢慢归于平静。
他叫金刚强,浙江传统武术一级裁判员,乐清太极拳协会创始人之一。他坚持习武50年,义务授徒30载,先后教授学生余人,其中获得全国、省级奖项者数百人,被尊称为乐清“太极泰斗”。
带领弟子练习太极拳。陈星琨摄
化繁为简授学子
金刚强的学生中,多为退休或临退休的中老年人,大家在接触太极拳前多数没有基本功。岁数大、学得慢、老请假是学员们较为常见的问题。
年近六旬的老王笑言自己是“差生”。前些年临近退休的他发现体检指标不理想,经人介绍开始接触太极拳。然而看似轻柔、缓慢的太极拳需手脚同用,手眼协调。这令从未习武打拳的他学得颇为吃力。为此他也曾花钱报班,却因学得慢被冷落。听闻中心公园有高手施教,他知学武忌讳四处乱拜师,便躲在角落悄悄学习。不曾想,金刚强见了便走上前去,一招一式耐心讲解,纠正其错误动作,将他这个不被待见的笨学生领进门来。
“我也很笨,别人一个动作一天就记住了,我要学好几天。但是金老师从来不骂我,还给我开小灶,一对一耐心教。”学员老陈退休前曾是某部门领导,是别人眼中的成功人士,在老师这里他自认“笨学生”,每天早到晚退刷存在感。“打太极是为了强身健体,更是为了修养身心,金老师常常跟我们说,每天进步一点点就是值得开心的事情。”
金刚强授课讲究因材施教,几十个学员几十种教法。遇到动作协调性弱的学生,他便将招式一招一式拆分予以教授;遇到对动作理解慢的学生,则努力打比方助其理解;遇到经常外出难以坚持锻炼的学生,告知对方无论何时回乡,大家都欢迎他归队练拳……
学员老陈在市总工会举办的“乐工益课堂”上结缘太极拳,跟随金刚强练拳数年。退休后因照顾家人到外地生活了一阵子,回乡后发现金教练仍每日带着大家在中心公园练习。
“这些年,无论离开多久,从哪归来,金老师都会守在老地方等我们。”老陈说,她的师兄弟多为中老年人,这个岁数的人常常被各种杂事干扰。对此,金刚强从不责罚也不多问,待学生归队时,他微笑点头,千言万语化作缕缕清风,暖了游子的心。
守得两千习武人
坚持练拳不易,带领一众没功底的学员坚持练拳更难。为了推广和普及太极拳,金刚强的付出鲜为人知。
金刚强是乐成街道东门人,早些年他每日到东塔山上的文峰亭义务带领学员练拳。一次一位迟到的学员提及,随着乐清城市南迁,上山练拳对住在新城区的太极拳爱好者而言颇为不便。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此后,金刚强便每日驱车半个多小时到中心公园带学员打拳。从热身到练习太极拳,每日坚持一个多小时。如此持续了近一年,见山下的学员渐入佳境,且队伍稳定,他便放下心来回到山上练拳。不料,短短数月,中心公园练拳的学员七七八八散了大半。
金刚强倒也不怒,嘱咐自己信得过的徒弟在东塔山上继续义务教拳,自己又开始了每日下山陪练。
习武之人醒得早,为照顾学员们的作息,金刚强每日在家中练了拳,再驱车到中心公园陪大家继续练。听闻老师回来督学,学员们欢天喜地相约赶来学习,甚是热闹。
学生们愿意跟金刚强学,除了其武艺高超,授课不收钱外,更因其授课讲求因材施教,循序渐进。为了推广和普及太极拳,金刚强汲取陈氏太极拳一路中的经典动作,根据上班族无基本功、每日练习时间有限等特点,编排出相对易学易掌握的41式陈式太极拳,并通过市总工会、文化馆公益课堂免费教授给学员。义务教学30余年,金刚强的学员已达余人,其中荣获省市、国家级奖项者数百人。
自幼苦学终觉浅
不同于如今的“师父追着学”,50年前,金刚强刚接触太极拳时可颇费了一番功夫。
出生于上世纪50年代的他,幼时便对中国武术充满向往。15岁时,听闻乐清湖横西岙山边有位长者师从平阳郎青,乐善好施,金刚强便和五六个发小结伴前往拜师学习少林拳。
老师姓赵,名岩皆,比金刚强等人长二十余岁。拜师首日,赵岩皆语重心长道:习武先习德,练武先练心,如要拜他为师,需先回家苦练三个月的基本功再来“面试”。只此一关,便刷掉了半数拜师者。
金刚强苦练三个月,顺利通过“面试”。然而,其家在市区东门,距离师父所在的湖横西岙山有八公里远。金刚强每周去老师家学习一次,那时无车,便结伴徒步往返,学好到家常常已是深夜。
好在心中有梦,并不觉苦。每次学好归来,金刚强早晚反复琢磨、练习老师教的动作,以期下次学到新的拳法动作。
就这样,金刚强年复一年学练了五年,基本学会了少林拳理拳法和实战应用。此时,当年一起学武的发小中仅有两三人仍在坚持,多数人已退出。此番拜师令金刚强深知,练习少林武术是一件很辛苦的事,要有决心,恒心,不怕苦,不怕累。
往后数年,他每日早晚都要练习拳法,一有机会还寻师访友,与其它武术流派的拳友交流切搓,取各武术流派之长处,学习其它武术流派的部分招式和应用,其乐无穷。
太极拳中有神韵
一晃十年,金刚强恍然发现曾与他一起习武的发小们坚持下来者寥寥。如何让中国功夫被更多人接受,成了他思考的问题。
直到年,金刚强听闻乐清五金厂从上海请来了位模具老师,经常在东塔山上打拳,太极拳打得极好,慕名前去拜访。这位老师名为乐云钱,是上海五金厂刚退休的技术工人,被乐清五金厂请来担任模具技术指导师傅。
在金刚强的诚恳要求下,乐云钱展示了陈式太极拳一路和二路。只见其拳法行云流水,缠丝不断,蹿蹦跳跃,刚柔相济,内外相合。足足打了二十几分钟,这位年过六旬的老者收拳时仍轻松不喘气。这令金刚强开了眼界,心想如将此拳法学会,定能让更多人轻松习武。于是他约了几位师兄弟拜乐师父为师,学习陈式太极拳。
太极拳讲求手脚同时运动,手眼协调,在大脑的指挥下,用腰脊带动全身运动。坚持练拳难,练对拳更难,唯有不断的练习、应用、调整、再练,千锤百炼才得成功。跟随乐云钱学练的一年多时间里,金刚强每日苦学,渐渐学会了太极拳的站桩、套路、推手的基本练法。其认真态度也深深感染了老师,乐云钱回上海专门学了新招式再回到乐清传授给金刚强。渐渐地,这一对忘年交成了东塔山上一道亮丽风景。
岁月如梭,随着乐清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的日常娱乐生活更加多元化,每日到东塔山上打拳、练武的人也多了起来。那时,东塔山上没有练武的场地,上山健身的人日日练习踩出了一方平地。为了给众人提供一个更宽敞的健身场所,年金刚强等人出资献力在东塔山打造了文峰亭,带领更多人一起习武健身。次年,他又同多位太极拳高手共同努力下,成立了乐清市太极拳协会,以会为纽带,带领更多人感受太极拳的魅力。
一晃30余年,曾经陌生而神秘的太极拳运动已进入了乐清寻常百姓家。如今,每日清晨,习练太极拳者随处可见,凡有广场处即有群练,齐云手,共单鞭,足显乐清太极拳普及之盛。乐清市太极协会随着会员队伍的不断壮大和太极拳运动的迅速普及,相继在乐清各乡镇街成立了分会,如今已有会员余人,成为浙江省内会员最多的太极拳协会。
“太极拳是我们祖先在长期生活实践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优秀拳法,包含着弘扬正气、积极向上的武术精神,我将继续努力传承弘扬太极文化,让更多人感受中华传统武术的魅力。”金刚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