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大量eber阳性细胞
急性t区增生最常见的原因是病毒感染,包括各种各样的病毒,其中最多见的是eb病毒,由它引起急性eb病毒性淋巴结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其他的病因包括接种后淋巴组织增生以及抗精神病的中西药物诱发
原因二:大细胞增多
病毒检测
镜下形态:(右颌下)淋巴结结构不清,未见明显淋巴滤泡,部分淋巴窦可见病变弥漫分布,低倍镜下有“斑驳样”改变(图a)病变由大量淋巴细胞组成,主要是中~大细胞,胞浆较丰富,粉染,核圆形和椭圆形,多数有明显核仁,部分细胞有1个中位核仁,部分细胞有1~3个核仁,靠近核膜大细胞形态类似于免疫母细胞或活化淋巴样母细胞(图b),核分裂较多小血管增多,部分血管内可见异型淋巴小孩淋巴结炎细胞(图c)间质和基质很少
图(从左至右,从上至下)a~f 患儿淋巴结病理活检a.淋巴结结构:病变弥漫分布,呈“斑驳样”改变(即深蓝色小淋巴细胞背景中可见小点状淡染区域)b.大细胞形态c.小血管增生d.cd20 表达e.cd30 表达图g 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cd30染色图h 弥漫大b 细胞淋巴瘤,cd20染色
急性t区增生性病变只是容易误诊的淋巴组织病变中的一种,还有很多疑难问题需要大家共同努力去解决
由于病毒感染在我国很多,常常是eb病毒引起(也可以是其他病毒,如带状疱疹病毒、腺病毒等)如果eber原位杂交有较多大、中、小细胞阳性(一定要有大细胞阳性才能排除潜伏感染),对于诊断很有帮助
在有些病例中如果检测为&la淋巴结炎血常规指数mbda;/κ多克隆,可以进一步支持诊断
二者都是b细胞病变并表达cd30不同的是,急性t区增生为急性病史;形态是活化淋巴样母细胞和免疫母细胞;cd20和cd30有强、中、弱阳性和阴性,而非弥漫阳性;cd3阳性细胞明显比cd20阳性多;可呈λ/κ多克隆表型;可能查出病毒
淋巴结形态
cd30阳性的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图h)
急性t区增生性病变中有时可能出现霍奇金样细胞,需要与霍奇金淋巴瘤鉴别急性t区增生性病变往往起病急,高热、淋巴结肿大、压痛大细胞cd20和cd30出现强、中、弱表达和阴性,不表达cd15eber如果阳性,在大中小细胞中均出现
淋巴瘤病理诊断中的一条基本标准是淋巴结结构破坏通常在形态学上确定挂水消淋巴结炎淋巴结结构是根据淋巴结皮质、副皮质和髓质分界清楚,存在能够辨认的淋巴滤泡和淋巴窦这些结构在正常的淋巴结或伴有滤泡的反应性b细胞增生病变中容易辨认但在t区增生病变中,因为常常出现滤泡间区和副皮质区扩大增宽,固有滤泡被推挤变形、缩小、失去活跃的生发中心,甚至见不到淋巴滤泡,容易被判断为结构破坏
原因三:核分裂多
多克隆
高内皮细胞,致使管腔呈花瓣样,腔内可见中到大的活化母细胞
急性t区增生性病变误诊原因
随访 诊断后1周,患者体温恢复正常9个月后,各项检查指标正常患儿体质较差,容易感冒,腿部肌肉萎缩,行走困难
这些病例常常起病急,高热、淋巴结肿大病史都很短,在10天至半个月,一般不超过一个月可有疫苗接种史或抗精神病药中医怎么淋巴结炎物使用史白细胞在正常低限或低于正常,抗生素治疗无效
如果我们有了这方面的知识和经验,知道了t区增生的特点,我们就会提高警惕,通过进一步的工作就可能减少甚至避免误诊
急性t区增生性病变的病因
cd20和cd30表达
在容易误诊为淋巴瘤的淋巴组织病变中,急性t区增生性病变的误诊频率非常高,应该引起病理工的高度重视急性t区增生性病变,是指从发病到淋巴结活检,时间在1个月内的淋巴结t区增生性病变
点评 此病例在部分被诊断为淋巴瘤,部分诊断为增生由于仅根据形态学难以辨别疾病性质,容易造成误诊
虽然淋巴组织病变非常复杂,容易产生误诊,但是只要我们深入研究淋巴组织的正常分化、转化和反应过程,找出其规律和特点,我们就可能减少误诊,颈淋巴结炎的症状甚至避免误诊
病史
当这些病因引起的组织反应较轻时,即大细胞比较少时,误诊成淋巴瘤的可能性比较小随着组织反应明显,大细胞增多,误诊成淋巴瘤的可能性也增大
病毒抗体阳性可见于部分病例
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 特别是儿童和年轻人的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常常起病急伴有高热和淋巴结肿大,t区增宽,不同亚型中瘤细胞多少不同,并且cd30阳性这些现象类似于急性t区增生性病变但是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常常cd30成片强阳性(图g),阳性细胞可在淋巴窦内生长或围绕血管生长,没有明显强、中、弱和阴性表达谱细胞不表达cd20,可表达alk、上皮膜抗原(ema)、t细胞和细胞毒性抗原
急性t区增生性病变的鉴别诊断
活化淋巴样母细胞和免疫母细胞表达cd20和cd形成颈淋巴结炎30,常常有强、中、弱表达,还有阴性细胞,提示这些细胞处于分化的不同阶段,这正是正常细胞的表现,而不是肿瘤的特点cd30阳性细胞常常不成片,不像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的广泛强阳性由于这些cd30阳性细胞也表达cd20,所以不是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另外,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常常不表达cd30这样,这两个最可能的淋巴瘤基本可以排除
小血管增生
t区增生病变中,常常容易见到核分裂
病例特点 患儿男性,2岁3个月,接种甲肝疫苗40天后出现发烧,最高达40℃,持续1个月,伴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右颌下淋巴结生长迅速,开始约1~2 cm,1~2天内突然增至5~6 cm白细胞 (wbc) 1.5×109 /l临床怀疑为淋巴瘤,遂取颌下淋巴结活检
血清学
在临床病理工作中遇到类似增生性淋巴结炎病例时,应提高警惕,考虑到急性t区增生的可能性,但首先需要排除淋巴瘤
原因一 :t区增生引起淋巴结结构破坏假象
eb病毒编码rna(eber)原位杂交:大量细胞阳性,>300 /hpf,大中小细胞均有(图f)
t区增生时,除了小血管增多和中小淋巴细胞增多外,经常会出现大细胞其形态像中心母细胞和免疫母细胞,有时甚至会出现霍奇金样的大细胞这些大细胞在不同病例中多少不一,比较多的时候,特别是成堆、成片的时候,极易误判为瘤细胞
急性t区增生性病变的特点
霍奇金淋巴瘤
免疫表型:cd20、cd30中~大细胞阳性,散在及灶状分布,阳性信号强弱不等,个别细胞阴性(图d,图e);cd3和cd7小细胞和少数中等细胞阳性,呈弥漫分布;颗粒酶b(granzym颈淋巴结疼痛e b)少数中小细胞阳性;活化素受体样激酶-1(alk-1)阴性;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tdt)阴性;ki-67弥漫阳性
t区扩大,没有滤泡或滤泡不大、不活跃,活化淋巴样母细胞和免疫母细胞增生,浆母细胞和浆样细胞增多,形成细胞分化谱这些细胞数量多少不一,当数量很多时会酷似淋巴瘤整个病变很“新鲜”,也就是以细胞成分为主,没有明显纤维间质和基质
病理诊断 (右颌下)淋巴结以t区增生为主的淋巴组织增生,细胞生长非常活跃,伴eb病毒感染,病变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之淋巴结改变
白癜风哪里治疗好北京哪里治疗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