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读颈淋巴结结核中医称为“瘰疬”,多见于儿童和青年人。因起病缓慢,早期无明显疼痛,局部又无红肿,往往会被患者忽视,不少患者被误诊而耽误了早期治疗。因此,应该引起大家重视。
特邀专家成永医院外科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云南省外科学会委员、云南省泌尿外科分会委员、昆明医学院兼职副教授、昆明市计划生育技术专家委员会委员、昆明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库成员。一直从事外科临床工作,擅长于肝胆外科和泌尿外科手术。对前列腺肥大、慢性前列腺炎和各种颈肩腰腿疼痛的治疗具有自己独到的经验。
成永达介绍,结核杆菌大多经扁桃体、龋齿侵入,少数继发于肺或支气管的结核病变。
临床表现在颈单侧或双侧可有多个大小不等的肿大淋巴结。少部分病人可有低热、盗汗、食欲不振、消瘦等全身中毒症状。
结核菌感染至颈淋巴结后,可呈潜伏状态,当身体抗病能力低下时,才引起发病。病期常为数月至数年。颈淋巴结结核在临床上并不少见,但因起病缓慢,早期无明显疼痛,局部又无红肿,往往不被患者重视。也有不少病例被误诊为慢性淋巴结炎而耽误了早期治疗。
颈淋巴结结核的早期仅质地稍硬,不疼不痒,病变淋巴结可以被推动,由于没有明显不适感觉,往往不被患者重视,临床上将其称为结节型颈淋巴结结核。
如果未得到及时诊治,病变就将突破淋巴结包膜,侵犯周围组织,发生淋巴结周围炎,使淋巴结与皮肤和周围组织发生粘连,各个淋巴结也可相互粘连、融合成团,形成不易推动的结节性肿块,可有轻微触痛,受侵犯的皮肤常呈暗红色,称为浸润型或炎症型颈淋巴结结核。
病情进一步发展后,淋巴结发生干酪样坏死、液化,形成寒性脓肿,局部可扪到有波动感的包块。此时,临床上称之为脓肿型颈淋巴结结核;脓肿破溃后,流出豆渣样或米泔水样脓液,最后形成经久不愈的窦道或慢性溃疡,溃疡边缘皮肤暗红、潜行,肉芽组织苍白、水肿,临床上称之为溃疡型颈淋巴结结核。
可选择手术切除
颈淋巴结结核的治疗包括药物抗结核治疗(抗痨治疗)和手术治疗。
手术切除孤立的淋巴结可以有效控制病情发展,抗痨治疗有助于控制复发。单纯药物治疗疗程一般要一年。手术切除感染的淋巴结,可以缩短疗程,后续抗痨治疗半年即可。对脓肿型颈淋巴结结核,适时穿刺抽脓或切开引流,可以减轻皮肤受损或缺损的程度。所以,应根据临床类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成永达提醒:“做好卫生宣教,养成不随地吐痰的良好习惯,儿童要接种卡介苗。注意口腔卫生,早期治疗龋齿及切除有病变的扁桃体,是预防淋巴结结核根本办法。”
记者彭惠玲通讯员李华云摄影报道
北京有什么地方治疗白癜风北京白癜风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