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病渐消,清福自来——经络是人体的医魂
身体就像我们的孩子,你关心她,她也喜欢你。很多穴位,也许只有一个对您管用。那您就守好这一个吧,关键的时候,有一个朋友就够了。1. 五行相配的穴位才是人体的妙药有人总说买不到参苓白术丸,而太渊与商丘就是免费的参苓白术丸。学会了五输穴的用法,您可以灵活地搭配出许多免费的中成药来,而且是最正宗且无毒副作用的良药。有朋友问:你总是说这个穴属火,那个穴属水,这是什么意思呢?这属水属火的究竟是怎样规定的?"金、木、水、火、土",这是中医的五行学说。有很多人反对该学说,或言之为封建糟粕,故弄玄虚;或说其牵强附会,不符科学。对我而言,五行学说是先人留给后人的思惟工具,用来学习中医,方便顺手,就像我们吃面条用筷子好使,何必非要换成叉子呢?依照五行学说,肺、大肠属金,心、小肠属火,肝、胆属木,脾、胃属土,肾、膀胱属水,心包、三焦也属火。某条经络上的穴位,一方面同属于这条经络的属性,如肺经的穴都有肺经的"金性";另一方面,每条经还依五行(金、木、水、火、土)各自构成五个特定穴(井、荥、俞、经、合),叫"五输穴"。"输"就是传导的意思,古人最善比喻,把经络的传导比喻为水流从小到大,从浅入深的变化进程。下面简单说一下"五输穴"各自的含义。"井"穴多位于手足之端,如肺经的少商穴和脾经的隐白穴。"井"就是水的源头,"井之为义,汲养而不穷"。"荥"(x抧g)穴多位于掌指或跖(脚掌)趾关节上,如肺经的鱼际穴和脾经的大都穴。"荥"的意思是迂回的小水,像山溪细流。"经"穴多位于腕踝关节以上,如肺经的经渠穴和脾经的商丘穴。"经"是主道,像宽阔的江河,畅行无阻。"合"穴多位于肘膝关节附近,如肺经的尺泽和脾经的阴陵泉。"合"喻做江河之水汇入大海。五输穴以"井、荥、俞、经、合"来说明经气由四肢末端向心脏方向流注于肘膝关节,经气由微至盛,由浅入深,汇入脏腑的进程。五脏(心、肝、脾、肺、肾)所主的经络叫"阴经",六腑(小肠、大肠、膀胱、胆、胃、三焦)所主的经络叫"阳经"。不管是阴经还是阳经,都有其各自的五输穴,各自的属性也完全不同。阴经的"井"属木,"荥"属火,"俞"属土,"经"属金,"合"属水。而阳经的"井"属金,"荥"属水,"俞"属木,"经"属火,"合"属土。对这些属性,其实大家可以没必要强记。"五输穴"在一条经络中的功能,就像是一个公司里不同部门主管的作用,中医经典《难经》上说:"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俞主体重节痛,经主喘咳寒热,合主逆气而泄。"井主"心下满",是指胃脘部痞满,愁闷之症。五脏六腑皆有可能成为"心下满"的缘由,如果因脾胃不和引发,可刺激脾的井穴"隐白",胃的井穴"厉兑"。若因肝气郁结引发,可刺激肝经的井穴"大敦"。若因大便不通引发,可刺激大肠经的井穴"商阳"。荥主"身热",身热可理解为"上火了",如发热,咽喉肿痛,可选肺经荥穴"鱼际"。口疮,小便短赤,可选小肠经荥穴"前谷"。口臭,大便燥结,可选胃经荥穴"内庭"。心烦不眠,5心烦热可选心经荥穴"少海"。牙龈肿痛,眼红赤,可选三焦经的荥穴"液门"。各经络的荥穴可以配合使用,祛热功能效果更佳。俞主"体重节痛","体重节痛"是指浑身酸懒,身体疲倦,关节疼痛。如膝关节肿痛,行走困难的,可选肝经俞穴"太冲",胆经俞穴"足临泣",上肢关节痛,可选肺经俞穴"太渊",心包经俞穴"大陵"。白天疲倦嗜卧,无精打彩,可选脾经俞穴"太白",肾经俞穴"太溪"。若是感冒引发的肢体酸痛,可选膀胱经的俞穴"束骨",胃经的俞穴"陷谷"。俞穴具有健脾祛湿,舒筋活络,祛风止痛的功效。经主"咳喘寒热","咳喘寒热"是说经穴善治咳喘之症,且无论是寒性、热性还是阴虚、发热的咳喘,都可选择经穴医治。《内经》上说:"五脏六腑皆使人咳,非独肺也。"如外感咳嗽,可选肺经的经穴"经渠"和膀胱经的经穴"昆仑";肾虚的咳喘,可选肾经的经穴"复溜";肝火旺引发的咳嗽可选三焦经的经穴"支沟";肺气不足的咳喘,可选脾经的经穴"商丘"。经穴有清肺化痰、理气镇咳之效,平日可作为保养肺脏和预防咳喘的要穴。合主"逆气而泄",若胃气上逆则呕吐,可选胃经合穴"足三里";胆汁上逆则嘴苦,可选胆经合穴"阳陵泉";肺气上逆则咳喘,可选肺经合穴"尺泽";脾虚便溏腹泄,可选脾经合穴"阴陵泉";肾虚遗尿,遗精,可选肾经合穴"阴谷"。《灵枢?4时气》中说:"邪在腑取之合";《内经?咳论》说:"治腑者治其合",都是在强调合穴善治脏腑之病。五输穴的功效非常广泛,这里只是简单地略述其皮毛,让大家有一个简单的印象。知道了穴位的五行,就可以试着用在平常保健上了。如肺经的太渊穴,是俞穴,属土,肺经属金,正好是"土生金",又如脾经的商丘穴,是经穴,属金,脾经属土,也是"土生金"。这两穴合在一起来用,补肺健脾,功效显著。有人总说买不到参苓白术丸,而这太渊与商丘就是免费的参苓白术丸。学会了五输穴的用法,您可以灵活地搭配出许多免费的中成药来。而且是最正宗且无毒副作用的良药。不要着急,穴位很多,但不用一下子都掌握,学中医,一定要一点一点渗透进去。中医的精华,是一种思想,是一种文化,是一种精神,是一种人性化的科学,需要灵感,需要领悟,需要身心融合,更需要宽大的胸怀。2.福由心经生——清心除烦之要经中医讲"心主神明,魂魄意志,皆为其统"。有人说,脑才是思惟的中枢,心不过是个"血泵",与情志有甚么关系呢?其实,一个人心脏跳动的缓急强弱,也就是心脏本身的节奏韵律,完全可以控制人的心理变化。改变了心脏跳动的节律,也就改变了人的心理状态。曾有报导说,有个性情温和的人,移植了心脏以后,性情完全改变,变成了一个性情暴躁的人。美国医学家阿拉特拉斯博士也曾说:"心脏实际上是一种具有思维能力的智慧脏器。"心脏到底有没有思惟、情志、意念等精神方面的功能?自古以来,科学家们一直争辩不已,我们可以暂且不去管它。对我们普通人来讲,"有效就是硬道理"。当我们应用古人"心主神明"的思想,在自己的"手少阴心经"上尝试推拿一番以后,便会逼真地体会到,这条经对调理我们的情志有巨大的作用。《灵枢?口问》上说:"心者,五脏六腑之太主也……悲痛忧愁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内经》上也说:"(心)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主不明则12官危,使道闭塞而不通,形乃大伤。"这些金玉良言都是在告知我们,养生必须养心,如果心神昏乱,却想身体健康,根本是不可能的。或许您会问了,养心又谈何容易呢?《内经》上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历来。"这话虽然是至理名言,却不好操作。因而《内经》上又说了些具体的养心之法:"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不管是粗茶淡饭还是海味山珍,都吃得津津有味;不管是名牌西服,还是便宜布衣,都穿得落落大方;不管是阳春白雪,还是下里巴人(两首古曲),都听得声声动听。还有"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也就是说,以让"身心保持愉快"为生活的第一要务,以"让精神感到满足"为事业的最大成功。如果您能按此心法来养心,何愁万病不祛,清福不来?俗语说:"药能医假病,酒不解真愁",真正的病根在心,岂是药力所能及?但药能减轻病痛,正如酒可使人昏眠,在我们还没有"明心见性"之前,还将是我们的火伴。而推拿心经,就是最好的药,就是最纯的酒。沿着心经的走向,可以找到以下要穴:极泉穴在腋窝中,点按可使心率正常,又治劳损性肩周炎;少海穴在肘纹内,拨动可治耳鸣手颤及精神障碍;神门穴在掌纹边,点掐可增进消化,帮助睡眠,预防老年痴呆;少府穴在感情线,可泻热止痒,清心除烦,通利小便。另外还有4种经常使用调心的中成药——柏子养心丸、天王补心丹、牛黄清心丸和人参生脉饮,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体质和症状,参选而用。以下顺口溜也可以助您落井下石:心慌气短食不下,可服柏子养心丸。口燥盗汗大便干,快用天王补心丹。夜晚难眠心烦热,牛黄清心神自安。常服人参生脉饮,气阴同补功效全。3.危难时刻显身手——化生气血的小肠经化生气血的小肠经的穴位,我只说了4个,不到整条经上穴位总数的1/4,但也许只有一个对您管用。那您就守好这一个吧,关键的时候,有一个朋友就够了。清心除烦之要经有人说,脑才是思惟的中枢,心不过是个“血泵”,与情志有甚么关系呢?其实,一个人心脏跳动的缓急强弱,也就是心脏本身的节奏韵律,完全可以控制人的心理变化。改变了心脏跳动的节律,也就改变了人的心理状态。曾有报导说,有个性情温和的人,移植了心脏以后,性情完全改变,变成了一个性情暴躁的人。美国医学家阿拉特拉斯博士也曾说:“心脏实际上是一种具有思维能力的智慧脏器。”心脏到底有没有思惟、情志、意念等精神方面的功能?自古以来,科学家们一直争辩不已,我们可以暂且不去管它。对我们普通人来讲,“有效就是硬道理”。当我们应用古人“心主神明”的思想,在自己的“手少阴心经”上尝试推拿一番以后,便会逼真地体会到,这条经对调理我们的情志有巨大的作用。《灵枢?口问》上说:“心者,五脏六腑之太主也……悲痛忧愁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内经》上也说:“(心)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主不明则12官危,使道闭塞而不通,形乃大伤。”这些金玉良言都是在告知我们,养生必须养心,如果心神昏乱,却想身体健康,根本是不可能的。或许您会问了,养心又谈何容易呢?《内经》上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历来。”这话虽然是至理名言,却不好操作。因而《内经》上又说了些具体的养心之法:“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不管是粗茶淡饭还是海味山珍,都吃得津津有味;不管是名牌西服,还是便宜布衣,都穿得落落大方;不管是阳春白雪,还是下里巴人(两首古曲),都听得声声动听。还有“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也就是说,以让“身心保持愉快”为生活的第一要务,以“让精神感到满足”为事业的最大成功。如果您能按此心法来养心,何愁万病不祛,清福不来?俗语说:“药能医假病,酒不解真愁”,真正的病根在心,岂是药力所能及?但药能减轻病痛,正如酒可使人昏眠,在我们还没有“明心见性”之前,还将是我们的火伴。而推拿心经,就是最好的药,就是最纯的酒。沿着心经的走向,可以找到以下要穴:极泉穴在腋窝中,点按可使心率正常,又治劳损性肩周炎;少海穴在肘纹内,拨动可治耳鸣手颤及精神障碍;神门穴在掌纹边,点掐可增进消化,帮助睡眠,预防老年痴呆;少府穴在感情线,可泻热止痒,清心除烦,通利小便。另外还有4种经常使用调心的中成药——柏子养心丸、天王补心丹、牛黄清心丸和人参生脉饮,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体质和症状,参选而用。以下顺口溜也可以助您落井下石:心慌气短食不下,可服柏子养心丸。口燥盗汗大便干,快用天王补心丹。夜晚难眠心烦热,牛黄清心神自安。常服人参生脉饮,气阴同补功效全。化生气血的小肠经《内经?灵兰秘典论》上说:“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受盛”“化物”是指小肠能够将胃输送来的食品,进行加工,分清泌浊,清者化生成气血津液,给全身供应营养,中医叫“运化精微”;浊者通过大肠、膀胱以2便的情势排出,中医叫“排泄糟粕”。小肠的这类功能决定了小肠经的医治范围。《灵枢?经脉篇》说,小肠经是“主液所生病者”。“液”包括月经、乳汁、白带、精液和现代医学所称的腺液,如胃液、胰腺、前列腺和滑膜分泌的滑液等,所以凡与“液”有关的疾病,都可以先从小肠经来寻觅解决办法。前两天,同事小张问我,“郑老师,我今天不知为何,左臂总是没有一点力气。”小张是个二十出头的女孩子,身体一向不错。我捏了一下她的胳膊上的小肠经循行的位置,她就说此处又酸又痛。我说:“你是否是来例假了?”她说:“是呀,今天已是第三天了!”我说:“没事,吃点小枣,补补血,就会好了。”例假来时,气血多供于下焦,给小肠经的供血就略显不足了,所以胳膊就会觉得酸软无力,吃点小枣补一补,自然就没事了。小肠经与体液(月经)的关系,从这个事例可见一斑。另外,小肠经还是调控产妇乳汁分泌的重要经络。如果产后乳汁不下或量少清稀,通常是小肠经的经络梗塞不通,我们在培补气血的同时(如吃猪蹄和鲫鱼汤),刺激小肠经的相干穴位也可增进乳汁分泌。下面就找几个小肠经的经常使用穴位说一说。小肠经从小指旁的少泽穴起始,沿着胳膊外侧循肩膀一直向上到头部,直到耳朵旁的听宫穴,左右各19个穴位。其中有7个穴在肩膀上,自己按不到,暂时可疏忽不计,您只要记住它们的循经线路就可以了,以后为亲人、朋友刮痧推拿的时候会有用。我们现在要记住的是那些容易找到又确切有效的穴位。先说“后溪穴”。它的功能很强大,推拿又极其方便,位置在手掌感情线小指侧尽头处,可握拳取穴。后溪穴为小肠经的“俞木穴”,俞主“体重节痛”,因此此穴可治腰膝痛、肩膀痛、落枕。又因后溪是八脉交汇穴,通督脉,督脉入脑,所以又治后头痛、颈椎病和神志病。此穴还有个特殊的功效,就是可以医治麦粒肿,但最好用艾灸的方法,可做成麦粒大的艾柱,用凡士林粘在后溪穴点燃,通常连灸三柱就会有效,病在左取右后溪,病在右取左后溪。灸后一天,麦粒肿通常可自行消弱。再献给我们的父母一个长寿大穴——“养老穴”,听这个穴名,就可以猜到它的用处。此穴对许多老年病有很好的疗效,可治疗眼花目暗,眼睑下垂,听力消退,肩酸背痛,起坐艰苦,脚步沉重,另外还有降血压的功效。此穴在手段上(小指一侧)。取穴有一个诀窍,先掌心向下,用另外一手食指按住腕上尺骨小头最高点,然后再将掌心面向自己胸口,另外一手食指本来按在骨头上,这一转掌,发现食指已按在了骨缝中了,这个穴正在骨缝中。再说一个有奇异功效的穴位“支正”(有“支持正气”之意),它在养老穴直上4寸处,是专门医治扁平疣的。《景岳全书》上说:“正虚则血气不行,大则为疣,小则为痂疥之类,用灸法常效验。”可选择上面灸后溪的方法,用艾柱逐日灸5柱,可连灸一周。从小肠经找到一个能医治扁平疣的要穴,这就提示我们思考,小肠的功能是不是会影响疣赘之物的生成。俗语说:“打开天窗说亮话。”下面就说说“天窗穴”,这个穴是本人最喜欢的穴位之一。“天”指头部,“窗”指孔窍。这个穴最善开窍醒神。目窍开则眼明,听窍开则耳聪,鼻窍开则神怡,所以此穴是我每天伏案工作后必按的宝贝。天窗穴非常好找,在耳颈外侧部,胸锁乳突肌的后缘,与喉结处相平。点按此穴,通常酸胀感能窜到后背,顿时会觉得肩膀有轻松之感,所以此穴还是预防颈椎病的要穴。常常守在电脑旁的朋友,若能常常按按此穴,自会获益很多。小肠经的穴位,我只说了4个,不到整条经的1/4,但也许只有一个对您管用,那您就守好这一个吧,关键的时候,有一个朋友就够了。4.“包”治百病——为心脑血管保驾护航的心包经“起于胸中,出属心包,下膈,历络三焦(三焦是指全部体腔)。”按“经脉所过,主治所病”的原则,可以看出心包经可以通治上、中、下三焦的病症,真是所谓“包”治百病!为心脑血管保驾护航要想再深入地学习经络,就要先学会视察经络的走向。经络的走向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标有穴位的主经,还有一个是在经络图上找不到的“暗行之路”。如《灵枢?经脉》上说心包经的走向“起于胸中,出属心包,下膈,历络三焦(三焦是指全部腹腔)。”如果我们仅从图中看,心包经是不经过膈肌、上腹、中腹、下腹部的,所以“下膈,历络三焦”就是心包经的暗行之路。虽然这条“暗道”上没有穴位,但是既然经络循行过此,按“经脉所过,主治所病”的原则,可以看出心包经可以通治上、中、下三焦的病症,真是所谓“包”治百病!心包经在经络图上显示为从胸走手,起于乳头外一寸天池穴,止于中指指甲旁的中冲穴,左右各9个穴位。《灵枢》上说心包经主治“手心发热,心跳不安,胸闷心烦,喜笑不休,臂肘曲伸不利”。现在临床上多用于医治与心脏、心血管有关的疾患。下面就选几个心包经的经常使用穴,和大家略微细致地探讨一下。曲泽穴:在肘横纹上,曲,这里代表肝的意思;泽,是滋润的意思,所以这个穴有滋养肝的功效。为何说“曲”是指肝的意思呢?《尚书?洪范》曰:“木曰曲直”,肝在五行中属木,曲直是“曲中有直”,也就是“刚柔相济”,说明了肝木的正常属性应该是“坚中有韧”的,就像肝所主的“筋”那样。此穴是手厥阴心包经的合穴,合属水,水能养木,又可去火,专可用来以水灭火,以水涵木,以减缓木旺强直,肝火过盛之症,所以最善治痉挛性肌肉收缩、手足抽搐和心胸烦热、头晕脑涨等“肝风内动”之症,即现代医学所称的冠心病、高血压等。郄门穴:在腕横纹上5寸,“郄”的意思是指“深的孔穴”。郄门是心包经的“郄穴”。郄穴在经络中具有特殊功效,专门用于医治急性病。每条经都有一个郄穴,如胃经的郄穴叫“梁丘”,膀胱经的郄穴叫“金门”。当突发胃痛时可揉梁丘,若急性腰痛就点金门。当心绞痛时点揉郄门穴也可即时减缓症状。不过这些穴位最好平日就多揉,不要非等到急性发作时再去找,恐怕那时就是想揉也没有力气了。内关穴:在腕横纹上2寸。历来医家都把内关穴当做是个万能穴,为医治心、胸、肺、胃等疾患的要穴。《百症赋》上说“建里(任脉穴位,肚脐上三寸),内关,扫尽胸中之苦闷。”据我的经验,此穴平静安神的效果不错,可用于心慌失眠;还有止呕的作用,可用于晕车,对慢性胃肠炎也有显著疗效,但需与脾经的公孙穴适用,效果才好。内关穴还能医治膝关节痛,但需与“跪膝法”同时适用,疗效始佳。大陵穴:大陵,意为“大土山”,是说此穴生土最多。五行中的土指脾脏。此穴为心包经的俞土穴,心包属火,自然是“火生土”了。因而可知,大陵为健脾要穴。大陵穴善治口臭,口臭源于心包经积热日久,灼伤血络,或由脾虚湿浊上泛而至。大陵穴最能泻火祛湿。火生土则火自少,脾土多则湿自消。一穴二用,本身能量转化,最是自然之道。另外,心包经的“劳宫”穴,我曾解释为“劳累了以后去宫殿休息”,以强调这个穴最补血汗。有友说,揉劳宫穴居然治好了他多年的便秘,真是意外的收获。我真盼望大家都能常常有些意外收获拿出来交换同享,那将是何等巨大的财富呀!穴位就像我们的孩子,您真不知道还有甚么超凡的能力没被您发现。如果您先入为主,觉得它也就这样了,没什么大的出息了,那您的“宝贝孩子”就真要被埋没了。
我本人也喜欢敲胆经,并敲打得很专注,就像与身体在说话一样,身体就像我们的孩子,你关心她,她也喜欢你。7.医治一切慢性病的关键就是健脾在中医理论中,脾的功能非常巨大,被称为是"后天之本"和"气血生化之源"。应用健脾的方法,可以迅速增长人体的气血,为防病治病储备了能量。当新鲜的血液源源不断地生成,并供应到全身各处,疾病便无藏身之地。由于治愈疾病的进程,就是把新鲜血液引到病灶的进程。脾正具有了生成气血和运送气血两大功效。另外,脾还可以调控人体水液的代谢,如果人体水液代谢失常,体内就会有湿浊生成,而湿浊正是许多疾病滋生的土壤。所以说,医治一切慢性病的关键,就是让脾强健起来。在饮食上,我们已知道了健脾最快的是山药薏米芡实粥、红枣、牛肉、四季豆。另外我们还可选中成药参苓白术丸、补中益气丸、人参健脾丸。另外,还可以随时随地推拿我们的脾经,这条经有许多非常有用的穴位,有的增长气血,有的善祛湿浊,有的专除腹胀,有的开胃消食,有的调经止痛,有的祛风止痒。脾经起于大脚指端隐白穴,止于腋下侧肋大包穴,左右各21个穴。下面我们就把主要的穴位一一道来。隐白(井木穴):在足大趾趾甲根的内侧角。脾统血,肝藏血,此穴最善止血。像子宫出血、月经过量、崩漏等,都可选用此穴。通常可用艾条或香烟灸一灸,在穴位上距皮肤1~2厘米处,灸至皮肤发红为度。此法还可治疗小儿因肚子不舒服引发的夜啼不止,但要注意灸的时间要短些,以避免起泡。常揉此处还可防止流鼻血,对过敏性鼻炎也有辅助疗效。大都(荥火穴):在足大趾本节后内侧陷中,善治脾虚大便无力,心中有火不欲食,和缺钙引发的腰痛、腿抽筋等。太白穴(俞土穴):"太白"为古代星宿之名,传说此星有平定战乱、利国安邦之能。此穴为健脾要穴,能治各种缘由引发的脾虚如先天脾虚,肝旺脾虚,心脾两虚,脾肺气虚,病后脾虚等等;并有双向调节作用,如揉此穴腹泻可止,便秘可通;另外点揉太白穴还可调控血糖指数,高者可降,低者可升。公孙穴(脾经络穴):公孙的含义为"脾居中土,灌溉四旁,有中央黄帝,位临四方的意义,黄帝姓公孙,故以此为名"(《中医杂志》年第11期《概述腧穴的命名》)。这个命名言简意赅,正道出了公孙穴运通12经,将脏腑气血灌注四肢末端的微言大义。此穴为8脉交会穴,通于冲脉,冲脉为妇科主脉,所以公孙是医治妇科诸症的要穴,如痛经,不孕,崩漏。此穴是脾经络穴,脾胃相表里,所以一穴可治脾胃两经之病。所以胃痛、胃胀、胃下垂,都可按公孙取效。就连胃经头痛(眉棱骨痛),揉此穴也有很好的效果,所以真要感谢"公孙黄帝"对子孙的厚爱。此穴还能治高血压、手麻、腰痛,真是无所不至,若配以心包经内关穴同时使用,效果更佳。血海穴:屈膝,在髌骨内上缘2寸。男子以气为根,女子以血为本,血海穴是妇科最经常使用穴位之一,能通治各种与血有关的疾病,不管是出血,瘀血,还是贫血,血不下行,都可选用此穴。此穴还有1特殊功效,专能止痒,取艾条或香烟灸此穴2分钟,常会成心想不到的效果。脾经其他的穴位,也都身怀绝技,三阴交是生殖病专穴,地机穴是糖尿病必选,阴陵泉专祛湿毒,商丘穴最善消炎。我们身上,真是百药俱全。如果我们没有优越的先天遗传,我们也无需抱怨,毕竟大自然还同时给了我们"五彩娲石"以补天。或许这正是我们的生命历程,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8.内分泌失调从三焦经寻觅前途经络穴位,就是我们与身体交换的通道,想要真正认识自己,没必要去远方寻求开悟,由于答案就在我们自己身上。内分泌失调从三焦经寻觅前途三焦,用通俗的话来讲,就是人全部体腔的通道。古人把心、肺归于上焦,脾、胃、肝、胆、小肠归于中焦,肾、大肠、膀胱归于下焦。《难经?三十八难》云:“三焦者,主持诸气,着名而无形。”《灵枢》上说三焦经“主气所生病者”,这类“气”类似于现代医学所讲的内分泌的功能。去医院看病,很多症状查不出病因,常常会被诊断为“内分泌失调”。但很多时候,也很难肯定是哪一个内分泌系统出现了问题,这时候大夫常常会给您一些谷维素或维生素B12这些比较安全平和的药物,但医治作用实在有限。当您焦虑不安、手足无措的时候,无妨揉揉自己的三焦经,效果通常会让您喜出望外。三焦经从手走头,起于无名指指甲角的关冲穴,止于眉毛外端的丝竹空,左右各23个穴。三焦经属火,焦字本身就是“火烧”的意思。看来此经“火气”不小。三焦经与胆经是同名经,两者都是少阳经,上下相通,所以肝胆郁结的“火气”也常常会由三焦经而出,因而三焦经便成了身体的“出气筒”。三焦经直通头面,所以此经的症状多表现在头部和脸部,如头痛、耳鸣、耳聋、咽肿、喉痛、眼睛红赤、脸部肿痛。三焦经的症状多与情志有关,且多发于脾气暴躁之人,买通此经,可以疏泄“火气”,因此可以说三焦经是“暴脾气”人群的保护神。尽早买通此经,还可预防“更年期综合症”的困扰。此经穴位多在腕、臂、肘、肩,“经脉所过,主治所及”,所以对风湿性关节炎也有殊效。下面我们就挑选几个自己容易操作的穴位试一试。液门(荥水穴):津液之门,在无名指、小指缝间。此穴最善治津液亏少之症,如口干舌燥,眼涩无泪。“荥主身热”,液门还能解头面烘热、头痛目赤、齿龈肿痛、暴怒引发的耳聋诸症,此穴还善治手臂红肿、烦躁不眠、眼皮沉重难睁、大腿酸痛疲劳诸症。中渚(俞木穴):此穴在手背侧,4、5掌骨间。俞主“体重节痛”,木气通于肝,肝主筋,所以此穴最能舒筋止痛,腰膝痛、肩膀痛、臂肘痛、手段痛、坐骨神经痛,都是中渚穴的适应症。此穴还可治偏头痛、牙痛、耳痛、胃脘痛、急性扁桃体炎。另外,四肢麻痹、腿脚抽筋、脸抽眼跳等肝风内动之症,都可掐按中渚来调治。外关(络穴):此穴非常好找,在腕背横纹上2寸。外关即与外界相通的门户。胸中郁结之气可由此排出,外感风寒或风热可由此消散。此穴络心包经,因此外关可以引心包经血液以通经活络,可治落枕、肩周炎、感冒、中耳炎、痄腮、结膜炎。此穴更善调情志病,与胆经阳陵泉同用,有逍遥丸之效。与胆经丘墟穴配伍,有小柴胡汤之功。此穴还能舒肝利胆,散郁解忧,可治月经不调,心烦头痛,厌食口苦,胸胁胀满,5心烦热,失眠急躁之症。若脚踝扭伤,用力点按外关穴,可即时减缓症状。平日多揉外关穴,还可以防治太阳穴附近长黄褐斑和鱼尾纹,和青少年的假性近视。外关穴功效众多,且又是避免衰老的要穴,不可藐视。再说个支沟穴,此穴在外关上1寸。所以与外关穴的功用较为类似,也可舒肝解郁,化解风寒,但同时还善治急性头痛、急性腰扭伤、胆囊炎、胆石症、小儿抽动症。古书皆言其善治便秘,但其最为殊效是医治“肋间神经痛”,俗称“岔气”。当岔气时,用拇指重力点按支沟穴,即时见效。三焦经暂时说到这里,其实这条经络的功效,远不止这些,朋友们自己去渐渐探访和体验吧。经络穴位,就是我们与身体交换的通道,想要真正认识自己,没必要去远方寻求开悟,由于答案就在我们自己身上。9.肾经是强健一生的经络前几日,邻居刘姐叫我过去给她家大哥把把脉,说近日他总发低烧,咽喉肿痛,左肋胀痛,感觉饿却不想吃饭,心里总是七上八下,烦躁不安,头昏昏的总想睡觉。去医院做了化验,指标都正常,中医给开的小柴胡颗粒,吃了两盒,却不见好。我搭了下脉,脉象较为平和,并没觉出有甚么异常,问了一下2便,也都正常。正在低头思忖之际,大姐的一句话提示了我:“他白天一天都没事儿,但只要1过下午5点钟,马上开始发热。”下午5点到7点,乃肾经流注时间,难道是肾出了问题?看看他肋骨疼的位置,正是京门穴(肾的募穴),结合他说的症状,医院照个B超。第二天,B超结果出来了,说是肾上长了个瘤子,大哥当时就住院了。《灵枢经脉》描写肾经的病状:“饥不欲食……气不足则善恐,心惕惕如人将捕……口热,舌干,咽肿止气,嗌干及痛,烦心……嗜卧,足下热而痛。”邻家大哥的许多症状都与此说较为符合,只是发现得太晚,恐是凶多吉少。肾是先天之本,是我们身体的根基。我们要尽早培补它,时时加以庇护,千万别让我们的根基动摇倾倒。下面讲几个肾经大穴,您只要常常刺激它们,让它们常葆活力,您自己也就会觉得活力四射。太溪(俞土穴):在内踝高点与跟腱之间的凹陷中。此穴是俞土穴,阴经以俞代原,所以也是肾经的原穴。太溪穴医治范围极广,是个大补穴,很多人觉得自己肾虚,如感觉腰酸膝软,头晕眼花,按按太溪,当时就会见效,比吃补肾药快很多。具体地说,太溪穴可以医治足跟痛、失眠、耳聋、耳鸣、支气管哮喘、小儿抽动症、经期牙疼、肾虚脱发、内耳眩晕症、高血压、遗精、遗尿、假性近视。照海穴:在足内侧,内踝尖下方凹陷处。照,为光明所及。此穴是医治眼疾的要穴。照海,是说刺激此穴,能够让您的眼光明亮,照见大海的广阔,这个场景还是很让人向往的。照海是医治咽喉痛的要穴,不论是急慢性扁桃体炎,还是咽炎、鼻咽管炎,都有很好的疗效。此穴有很好的安神镇定之功,配合膀胱经的申脉穴,医治失眠和神经衰弱效果极佳。还可用于医治中风偏瘫的足内翻。另外,此穴还是利尿消肿的要穴,常常点按,可以增强肾的泌尿功能。复溜(经金穴):在太溪穴直上2寸。溜,水迂回缓流的模样;复溜,就是让死水重新活动起来的意思。此穴专能通经活络,利水消肿,去腐生肌。所以可以医治气血瘀阻的慢性腰痛、膝关节肿痛、水肿少尿、月经不下、泌尿系统感染、溃疡伤口不愈诸症。复溜穴属金,肾经属水,复溜穴为本经的母穴,既能生肾水(金生水),又能平抑肝火(金克木),所以还可以医治夜间烦热失眠、咳喘盗汗、口干尿频,与肺经的尺泽穴同用,疗效更佳。肾经就先说这三个大穴吧。古人对肾格外重视,《黄帝内经》上还特地传授了补肾之法———“坠足功”:“缓带散发,大杖重履而步。”短短十个字的补肾法,谁会去注意呢?10.胃经——多气多血的勇士俗语说"人吃五谷杂粮,没有不生病的",其实我们身体的很多病都是吃出来的。真羡慕有些人,见甚么都有胃口,吃甚么都能消化,相声里说这类人——吃秤砣能拉出铁丝来。而且,胃口和心情关系很密切,通常吃了一顿可口的饭菜,精神也会为之一爽。爱吃,能吃,还能消化,这是一种难得的福气,通常叫做有"口福",也是身体健康的一个指征。但有的人是光能吃不能消化,结果长了一身赘肉;还有的人,一点胃口也没有,每顿只能委曲吃下一点点;再有的人就是胃里总不舒服,吃点东西就胃痛;另外还有人胃极其敏感,怕冷怕硬,怕辣怕酸。胃1有病,全部身体都会觉得衰弱,心情也好不起来,而且"胃不和则寝不安",也会直接影响睡眠质量,所以我们要尽早调治才行。调治胃还是用胃经最为便利和迅捷。下面就说说胃经的几个要穴。如果您能坚持去认真操作,我想不出一周就会见到切实的变化。足三里(合土穴),这是一个被历代医家赞誉最多的人体大穴,被奉为长寿第一要穴。听说日本人还有1句谚语:"不和'不灸足三里'的人同行。"由于他们认为,灸足三里可以增强人的免疫力,是爱惜生命的表现。日本的科技不能说不发达,仍然将中国的医学视为珍宝,可我们自己却要废除它,真让人痛心疾首。老祖宗的这点好东西,最后真不知会不会落在自己子孙的手里。足三里,在膝眼下3寸向外旁开1横指。此穴功用太多,这里捡几个经常使用的说说吧。足三里为胃经的合穴属土,为土经土穴,是医治各种胃病的首选。若能同时配上中脘穴拔罐,再点揉脾经公孙穴,会有即时减缓胃病之效。慢性胃病可在足三里刺血拔罐(找专业针灸医师),效果更加显著。足三里也是个"消气穴",但与太冲消的"肝胆怒气"不同,足三里消的是胃肠的浊气。有许多人整天肚子都是胀胀的,那就常揉揉足三里吧。对糖尿病患者来讲,刺激足三里可以下降血糖。对胃下垂的患者,足三里也有升提之效。另外,肌肉萎缩、痛风、高血脂、醉酒等等,都是它的适应症,当您操作时记住几个要点就行了:第一,足三里为强健穴,能增强体质,所以对所有疾病都会有效;第二,足三里是胃经的合土穴,通治一切与肠胃有关的病症;第三,中老年人艾灸足三里,疗效常常更佳(小儿不灸此穴)。再说个丰隆穴吧,此穴疗效显著,是我最喜欢的穴位之一。我把它叫做"化痰穴",凡是嗓子有痰咳不出的,点按此穴,当时就会喉咙清新。只是此穴位置不太好找,在小腿前外侧,外踝尖上8寸,胫骨外侧2横指。丰隆,就是饱满隆起的意思,所以此穴肉厚而硬,点揉时可用推拿棒,或用食指节重按才行。找穴要耐心些,可在经穴四周上下左右点按摸索,取最敏感的点就对了。当您有痰吐不出的时候,丰隆穴会变得比平时敏感许多,自己就会浮出水面,不用担心找不到。胃经是多气多血之经,也是我们取得后天营养的主干道。它上行头面,令我们脸色红润,下行膝足,让我们步履矫健,激活这条能量的供给线,让它时时保持充足旺盛,那样,我们就可以永久昂首挺胸,精力无穷。11.主治各类咳嗽的肺经咳嗽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有时还经久不愈,让人烦恼不已。由于咳嗽不单源于肺,“五脏六腑皆使人咳”,常常难除病根,所以有“医不治喘”之说。咳嗽本身并不是坏事,它是身体的一种自然保护反应。通过咳,排出肺中痰浊,以宣畅气机;但久咳伤肺,会破坏肺脏的正常生理结构。这时候,我们需要及时去修补受损的肺脏,而刺激肺经就是最便捷的方法。肺经的穴位不多,左右两侧各11个穴位,经脉从胸走手,起于中府,止于少商。但这些穴位都善治咳嗽,所以我们就多说几个。先说云门穴,中线任脉旁开6寸,锁骨下缘处。两手叉腰时,此处会有一个三角窝。云门穴止咳平喘效果很好,还善治肩臂痛麻,颈淋巴结炎等。中府,在云门下1寸,为医治支气管炎及哮喘的要穴,又是肺脾两经的会穴,所以同时可以医治脾虚腹胀、气逆痰多、食欲不振诸症。若与后背肺俞穴同时点按,可有即时止咳之效。天府,在腋下3寸,此穴可以用一种特殊的方法来找到。两臂张开,掌心相对平伸,在鼻尖上涂上一点墨水,用鼻尖点臂上,点到处就是此穴。此穴最大的功效,就是善治鼻炎,不论过敏性鼻炎,还是慢性鼻炎,常常推拿此穴,鼻塞流涕、不辨气味的症状都会明显改良。尺泽(合水穴),在肘横纹桡侧凹陷中,此穴作用极多,且疗效迅速,诸位一定要多加用心。本穴善清肺热,不但治热性咳嗽,还对咽喉炎和扁桃体炎有殊效。此穴不但是医治气喘要穴,对因饮食不洁引发的吐泻之症也有卓效。另外此穴还有医治鼻衄、遗尿、腰扭伤、高血压等诸般功用。孔最:“孔”为孔窍,“最”为第一。凡窍之病,皆可用此穴调治,如耳痛、耳鸣、鼻塞、鼻衄。此穴还是医治痔疮的要穴。另外,孔最还善调毛孔的开合,“为热病汗不出”之第一要穴。孔最为肺经郗穴,郗治急症,所以此穴也可治急性咽炎、咳嗽、扁桃体炎。太渊(俞土穴):土生金,此穴为肺经母穴。“虚则补其母”,所以此穴可治一切肺虚之症,对虚寒咳嗽、脾虚咳嗽,特别是表现为咳声无力、遇寒即咳、口吐清稀白痰者,最为对症。太渊还是脉之总会,可治疗各种心脏衰弱病症及各种与动静脉有关之症。最后说一个鱼际穴,在大拇指下肉肚最高点。此穴为肺经荥穴,“荥主身热”,所以本穴清肺热,利咽喉,滋阴凉血,合适热症,对咽喉疼痛、咳嗽痰少者效果最好。鱼际还是医治哮喘的要穴,常常按压此穴,对哮喘有很好的预防功效。一个团体总有被忽视的成员,他们总是在那里默默无闻地工作,很少有抛头露面的机会。大肠经就是这样一个无名英雄,有些特殊的疾病,真得它亲身出马才行。12.被忽视的大肠经一个团体总有被忽视的成员,他们总是在那里默默无闻地工作,很少有抛头露面的机会。看起来他们仿佛无足轻重,位卑言轻,但他们的作用,却是不可或缺,有时乃至是无可替换。大肠经就是这样一个无名英雄,好像没有甚么广大而显赫的功效,但有些特殊的疾病,真得它亲身出马才行。皮肤病可以说是最让人心烦意乱的疾病了,荨麻疹、神经性皮炎、日光性皮炎、牛皮癣、疥疮、丹毒、疖肿、皮肤瘙痒症……都让人痛苦不堪。在百治无效之际,取大肠经刮痧,通常都会得到不同程度的减缓。大肠经为多气多血之经,阳气最盛,用刮痧和刺络的方法,最善祛体内热毒。若平日常常敲打,可清洁血液通道,预防青春痘。大肠经对现代医学所讲的淋巴系统有自然保护功能,常常刺激可增强人体免疫力,避免淋巴结核病的生成。下面说说这条经络里面的几位“隐士高人”。三间(俞木穴),位于食指近拇指侧根部,第二掌指关节后。此穴最大的特点就是穴位好找,推拿方便,随时都可以操作。三间穴,最善通经行气,上可通达头面,医治三叉神经痛、齿痛、目痛、喉肿痛和肩膀痛;下能通腹行气,泻泄可止,便秘可通。另外,有研究指出此穴有消炎、止痛、抗过敏的功效。三间可作为平常的保健穴,常揉多按。本人经常使用大拇指内侧指节横向硌揉此穴,效果甚佳。阳溪穴(经火穴),跷起拇指,拇指根与背腕之间有1凹陷,凹陷处即为此穴。此穴最善减缓头痛及眼痛酸胀,但若用推拿法,一定要闭目,掐按一分钟,才能有效。此穴名为阳溪,是指阳气像溪水般周流不止,所以此穴最善通经活络,常常推拿,并配合金鸡独立,可以有效避免脑中风和高烧不退等症。手三里,曲肘取穴,在肘横纹头下2寸。提起足三里,向来声名显赫,而手三里却默默无闻,其实经络歌诀中“肚腹三里留”,这个3里,也包括手三里在内的。此穴也善治胃肠病,与足三里并用,效果更佳。此穴还善治腰膝痛,不论是急性慢性,都可点按此穴,可即时减缓症状。手三里善消肿止痛,对头面肿、牙龈肿、肩臂肿都有疗效。另外手三里还是医治鼻炎的要穴。手三里可增强体质,是人体的强健穴,所以平日也可多揉以健身。大肠经仿佛每一个穴都有其独特的杀手锏,曲池是治痒奇侠,通治各种皮肤病,还能降血压;偏历善消水肿;肩最散风寒;臂能除眼疾,常点揉此穴可预防白内障,还能医治麦粒肿。不被重视的经络也仍然是光彩夺目,看来这世间没有甚么能隐藏的宝贝,我只是草草地选了几个,匆匆地向大家展现了一下。您若觉得好,就要自己亲手去挑,找您想要的带回去。13.强健膀胱经——我们的身体可以固若金汤前两天,高中同学顺子突然因心肌梗塞而去世。顺子是我们班最英俊的男生,今年才39岁,年初同学聚会的时候我还碰到过他,当时还一起搂肩谈笑,没想到,转眼间竟阴阳两界了。我从里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CD机里正唱着"后街男孩"的Don'twannaloseyounow(我现在不想失去你),顿时我的眼泪夺眶而出:顺子,难道这就是给你送行的曲子吗?当我将这消息告知老婆时,她也叹息不止,并严厉告诫我,以后不准再熬夜了。我说没关系的,我知道怎样保养自己。其实,我也是给自己和老婆1粒宽心丸罢了。谁不是血肉之躯呢?人的生命只在呼吸之间,谁又知道明天会怎样?我对自己的身体从不担心,由于我知道人体有一个"马其诺防线",固若金汤,那就是我们的膀胱经。有人说,马其诺防线不是没放一枪一炮就被攻破了吗?有甚么坚固可言呢?是呀,您说得对,它是那末的不堪一击,但它不会被来自外面的进攻所攻破,而是从里面被瓦解的。我们的身体也是一样,如果我们不是被自己的不良情绪与生活习惯打倒,那末任何外界的疾病也别想克服我们。膀胱经就是我们抵挡外来风邪侵入的屏障,我们只要常常加固它,把住几处保命的要塞关口,那我们还有甚么可怕的呢?膀胱经从头走到足,起穴为眼内眦的睛明穴,止穴为足外小趾处的至阴穴,从头到脚,贯穿全部后背,左右各67个穴位把守着我们的身体,是人体中投入兵力最多的经络。可是防御体系再坚固,也架不住我们对自己身体的恣意浪费。若您总是在透支,总是在消耗,而不去保养,那样即便是钢铁也要生锈,即便是水泥也要断裂。膀胱经穴位那么多,我们要记住哪些呢?这个您大可不必烦恼,我们只要记住几个大穴就足够了。然后您再找一两个与自己关系密切的,侧重
根治白癜风时间多久治疗皮肤病医院哪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