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出招幼儿呼吸道疾病急疹处理方法

时间:2016-12-20 8:01:20 来源:颈淋巴结炎

呼吸道疾病

小儿呼吸道疾病包括上、下呼吸道急、慢性炎症,呼吸道变态反应性疾病,胸膜疾病,呼吸道异物,先天畸形及肺部肿瘤等。其中急性呼吸道感染最为常见,约占儿科门诊的60%以上,北方地区则比率更高。由于婴幼儿免疫功能尚不完全成熟,在住院患儿中,肺炎为最多见,因此卫生部把它列为小儿四病(肺炎、腹泻、佝偻病、贫血)防治方案中的首位。

小儿上呼吸道解剖生理特征与临床疾病的特点:

部位

解剖生理特征

临床特点

短、鼻毛少、黏膜娇嫩、血管丰富

易感染、感染后出现呼吸和吸吮困难

咽鼓管

宽、直、短、呈水平位

中耳炎

鼻窦

与鼻腔黏膜相延续,鼻窦口相对较大

出生后6个月鼻窦发育较差,极少患鼻窦炎

咽部

狭窄,方向垂直,咽扁桃体至1岁末开始发育,4-10岁发育达高峰,14-15岁逐渐退化

扁桃体炎常见于年长儿,婴儿无扁桃体炎

喉部

漏斗状,狭窄,软骨柔软

喉头狭窄

下呼吸道包括:气管、支气管、肺泡管及肺泡管腔狭窄,软骨柔软,黏膜柔嫩,血管丰富,纤毛运动差,不能有效的清除吸入的微生物,不仅易于感染,而且易致呼吸道阻塞。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俗称“感冒”。是婴幼儿时最易得也最常得的疾病。6个月以后的宝贝易患上感,3岁后逐渐减少。

病因:

1、病原体:90%以上上感由病毒感染引起。

2、病毒感染后易继发细菌感染。

临床表现:

1、轻重不一。

2、全身及呼吸系统:可骤然起病,表现为高热、精神萎靡、食欲不振;也发生受凉后1-3天出现鼻塞、打喷嚏、流涕、干咳等。

3、消化系统:常用食欲不振;婴幼儿可出现呕吐、腹泻;年长儿可出现阵发性。

4、脐周疼痛,与肠痉挛、肠系、膜淋巴结炎有关。

家庭护理(进行对症处理)

1、退热、镇静、缓解鼻塞等(牛黄酸颗粒剂、臣功再欣等);

2、采用中药治疗(感冒冲剂、清热解毒口服液等);

3、咳嗽:小儿清肺止咳片

预防是关键

1、积极锻炼、增强体质;开窗睡眠,户外活动、体育锻炼;

2、讲卫生,避免发病诱因:穿衣过多过少,室温过高过低,天气骤然变,环境污染、被动吸烟;

3、避免交叉感染;洗手、室内通风、避免病人与健康儿童接触;

4、注射疫苗。

幼儿急疹

幼儿急疹是婴幼儿常见的以高热、皮疹为特点的病毒传染性疾病。多见于2岁以下,发热1—5天,体温高达39℃或更高。热退疹出,红色斑丘疹,可持续3—4天。有时可伴随眼睑水肿、咳嗽、腹泻、惊厥等。疹出后病情很快恢复,预后良好。感染后有终身免疫力。

临床表现

1、发热

潜伏期1-2周,平均10天。多无前驱症状而突然发生高热,体温39℃~40℃以上,患儿除了有食欲不振外,一般精神状态无明显改变,但亦有少数患儿有恶心、呕吐、咳嗽、鼓膜炎症、口周肿胀及血尿、极少数出现嗜睡、惊厥等,咽部和扁桃体轻度充血和头颈部、枕部淋巴结轻度肿大,表现为高热与轻度的症状及体征不相称。

2、出疹

发热3~5天后,热度突然下降,在24小时内体温降至正常,热退后出疹,皮疹为红色斑丘疹,直径2~5毫米不等,压之褪色,皮疹通常先发生于面颈部及躯干,以后渐渐蔓延到四肢近端。持续1~2天后皮疹消退,疹退后不留任何痕迹,没有脱屑和色素沉着。部分患儿早期腭垂可出现红斑,皮疹无需特殊处理,可自行消退。

治疗:轻型患者可卧床休息,给予适量水分和营养。医院就诊。

露妈说

与患其他疾病相比,孩子患上感冒(即上呼吸道感染)的次数会更多。在刚出生的头2年,大多数孩子都会感冒8-10次。如果孩子在幼儿园接触很多孩子,或他有哥哥姐姐也是学龄儿童,感冒的次数会更多,因为感冒在亲密接触的孩子之间非常容易传染——这是个坏消息,但也有一些好消息:大多数感冒会自行痊愈并且不会诱发任何更坏的疾病。









































湖北白癜风医院
北京主治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ysnoo.com/yzyy/3837.html
热点排行
  • 没有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精彩推荐
  • 没有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相关导读
    急性淋巴结炎是由什么

    如急性淋巴管炎继续扩散到局部淋巴结,或化脓性病灶经淋巴管蔓延……【查看详情】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