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世界卒中日”
脑卒中俗称“中风”,被称为“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而引起的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包括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是一个具有高患病率、高发病率、高死亡率和高致残率的“四高”疾病。年10月29日是第十一个“世界卒中日”,中国卒中学会结合中国卒中防治现状和卒中科普宣传特点确定今年活动的主题是“正视卒中、可防可治”。
为实现脑卒中的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降低脑卒中的发病率、复发率、致残率及死亡率,哈医院神经内科提醒大家重视脑卒中早期先兆症状的出现,快速识别脑卒中。为便于大家记忆,特转发“熊猫医生”的漫画脑卒中之12个预警信号。
大多数脑卒中在发作之前都有一些预警信号,这些信号在几分钟或几秒钟内可以缓解,但往往被人们忽略或者有人抱有侥幸心理感觉会挺过去。提醒大家,如果有下列情况,要提高警惕了。1.突然头疼
2.口眼歪斜
3.流口水
4.眼前发黑
5.站立头晕
6.睡不醒
7.突然耷拉眼皮
8.走路跑偏
9.晕倒
10.手脚无力,麻木
、
11.看东西重影
12.爱忘事
什么是脑卒中?
“脑卒中”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而引起的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包括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
缺血性卒中的发病率高于出血性卒中,占脑卒中总数的70%~80%。调查显示,城乡合计脑卒中已成为我国第一位死亡原因,也是中国成年人残疾的首要原因,脑卒中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和致残率高的特点。目前认为预防是最好的措施,应加强对全民普及脑卒中危险因素及先兆症状的教育,才能真正防治脑卒中。
为什么会发生脑卒中呢?
脑卒中发生的最常见原因是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或脑部供血血管内壁上有小栓子,脱落后导致栓塞,即缺血性卒中。也可能由于脑血管或血栓出血造成,为出血性卒中。危险因素主要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冠心病等。其中,高血压是中国人群卒中发病的最重要危险因素,尤其是清晨血压异常升高。缺血性卒中在清晨时段发生的风险是其他时段的4倍。另外,风心病或动脉炎、血液病、代谢病、药物反应、肿瘤、结缔组织病等引起的动脉内膜增生和肥厚、颈动脉外伤、肿瘤压迫颈动脉、小儿颈部淋巴结炎和扁桃体炎伴发的颈动脉血栓,以及先天颈动脉扭曲等均可引起颈内动脉狭窄和闭塞,或因血管破裂出血引发脑卒中。同时,不良生活方式如吸烟、不健康的饮食、肥胖、缺乏适量运动、过量饮酒等均可引起卒中发病率增高。
如何快速识别卒中?急性脑卒中最常见的症状为一侧脸部、手臂或腿部突然感到无力,猝然倒地。其他症状包括突然出现一侧脸部、手臂或腿麻木或突然发生口眼歪斜、神志迷茫、说话或理解困难;单眼或双眼视物困难;行路困难、眩晕、失去平衡或协调能力;无原因的严重头痛;昏厥等。
得了脑卒中怎么办?
1TEXTLAOUT
严重脑卒中可造成永久性神经损伤,急性期如果不及时诊断和治疗可造成严重的并发症,甚至死亡。卒中可分为出血性卒中和缺血性卒中,又根据发生部位有不同的治疗方式,对其特异性的治疗包括溶栓、抗血小板治疗、早期抗凝和神经保护等,非特异性的治疗包括降压治疗、血糖处理、脑水肿和颅内高压的管理等。
SEEMORE→
如何预防脑卒中?
1TEXTLAOUT
脑卒中的预防遵循三级预防的策略:一级预防即针对具有脑卒中危险因素的人群,积极治疗危险因素,同时定期监测其他危险因素的发生并采取针对性措施,减少疾病发生;已经证明禁烟、限制膳食中的盐含量、多食新鲜水果蔬菜、有规律地进行身体锻炼、避免过量饮酒可降低患脑血管疾病的危险。此外,还需要对糖尿病、高血压和高血脂采取药物治疗,以减少心血管病危险并预防卒中。二级预防即针对已发生过一次或多次卒中的患者,给予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防止严重脑血管病的发生,常用的5类降压药均可用于脑卒中二级预防,这些干预措施与戒烟相结合,往往可以预防近75%的血管性反复发作事件。三级预防即对已患卒中的患者,加强康复护理,防止病情加重。
SEEMORE→
在此,医院神经内科提醒广大脑血管病患者卒中防治,任重而道远。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重视预警信号!防治卒中,从我们开始,从身边人开始!撰稿人:神经内科王积原
王积原
神经内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
专业特长:擅长出血性脑血管疾病、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神经症、癫痫等疾病的诊治,对耳石症、良性位置性眩晕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黑龙江省康复医学会眼球运动障碍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黑龙江中西医协会眩晕分会委员,黑龙江省老年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哈尔滨市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委员,哈医学会神经内科分会神经电生理组委员,黑龙江省应用心理学会理事。
治疗白癜风医院青年白癜风有效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