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保健知识

时间:2016-11-4 22:42:51 来源:颈淋巴结炎

冬去春来,天气转暖,是许多传染性疾病的高发季节。在春暖花开的季节里,卫生部要求,应继续加强水痘、流行性腮腺炎、麻疹及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及手足口病的监测和防控工作。同时,加强春季传染病的大众健康教育活动,引导公众进行主动防范和自我保护。在这个季节的高发传染病多为呼吸道疾病,感染初期貌似感冒,不可轻视。尤需提高预防意识,保持个人和环境卫生,抵抗力相对较差的老人和儿童,尽量不要到人多拥挤、空气污浊的场所活动。

一、春季预防呼吸道传染病三招

春季需要特别提防呼吸道传染病。关键有三个环节:早期发现与隔离传染源,保护易感人群及切断传播途径,注意个人卫生及时消毒。

1.勤洗手切断病毒传播

预防专家介绍,注意个人卫生,是预防呼吸道疾病最好的办法。

方法:要勤洗手,洗手前不要用手触摸脸、眼、口等器官,在外不能及时洗手,可以用酒精或消毒湿纸巾进行双手消毒;上下班出门在外,注意交通工具、公共场所的通风换气质量,尽量站在空气流通的地方。办公室、居室内的通风换气亦十分重要。在室内一两个小时后最好能出外呼吸新鲜空气,长时间呆在室内要开窗通风。

大多数呼吸道传染病的病原体,在外界空气中生存时间较短,如引发肺炎、麻疹冠状病毒、流感病毒等,通过勤换空气和保持个人、居室清洁卫生就能达到预防目的。

2.多喝水保护鼻黏膜

呼吸道病菌入侵人体,一要通过“鼻黏膜”抵抗关,二要通过“呼吸道”防御关。保护好“鼻黏膜”、‘‘呼吸道”,有效地预防呼吸道疾病传染。

专家介绍,春季气候干燥,空气中尘埃含量高,人体鼻黏膜容易受损,要多喝水,让鼻黏膜保持湿润,能有效抵御病毒的入侵。

此外,春季气候多变,要减少对呼吸道的刺激,不吸烟、不喝酒、不吃辛辣食物为佳。

3.增强免疫力很重要

为什么接触了病原后,有的人会发病,有的不会?专家认为,抵抗疾病的最有效方式是保持自身强大的免瘴力。无规律的生活习惯会直接导致人体的免疫力下降,也就容易成为细菌病毒的易感人群。

劳逸结合、保持充足的睡眠与生活作息的规律,是自我防护增强抗病能力的重要措施。多吃高维生素、高热量、高蛋白的食物,可以增强抵抗病毒和细菌感染的能力;坚持锻炼,增强体质,可提高抗病能力。

二、春季应防哪些病

1.急性肠胃炎

春节,各家各户都准备了许多菜肴,这些菜如果贮存时问过久,也会腐败变质。有些人贪口福,暴饮暴食,使胃肠的负荷过重,导致功能紊乱或病毒、细菌感染,出现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

2.气管异物

小孩咽部的软骨调节功能不够健全,节日里孩子们吃瓜子、花生的机会增多,在跑动、跳跃、嬉笑中吃零食,容易发生气管异物,出现呛咳、憋气,面部青紫等威胁孩子生命安全的症状。

3.风疹、病毒疹

早春,是小儿“风疹与病毒疹”的好发季节。这些都是由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特点是,都有发热、咳嗽、咽痛等症状,同时都会出现皮疹。

?风疹

风疹由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临床特点:风疹初发病的一至两天内症状一般较轻,只有低热或中度发热、轻微的咳嗽、乏力、胃口不好、咽痛、眼睛发红等症状,同时伴有耳后、枕后淋巴结肿大和轻度压痛。风疹患者通常在发热1~2天内出现皮疹,皮疹先从而部开始,在24小时内蔓延到躯干、四肢至全身,皮疹初为稀疏的淡红色斑疹,到第3天皮疹融合成片,极似麻疹,但其疹子比麻疹小。皮疹一般从第4-天起开始消退,留下较浅的色素沉着,在出疹期体温不再升高。伴有耳后、枕部、颈下和颈部淋巴结肿大,风疹常见并发症有关节炎、关节痛、脑炎、心肌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防治要点:风疹一般是通过咳嗽、喷嚏等传播的。一旦患病,要隔离治疗,让患者卧床休息,对症治疗,给予营养丰富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风疹患者在出疹5天后就没有传染性了。

?病毒疹

病毒疹一般是感染柯萨奇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所致。感染者多为11~12岁的儿童。病毒疹初起,发热、咳嗽、咽痛等症状轻微。

病毒疹特点:出疹无顺序,以胸、腹部出疹较多,其他部位少见,且疹块消退快,不留痕迹。患了病毒疹后,患者的耳后,腋下淋巴结会肿大。

防治要点:病毒疹传染性强,需要隔离治疗,患者的家里或学校教室都要进行消毒。在好发季节,家庭、学校等公共场所要经常开门窗换气,保持空气新鲜。充足的阳光能杀灭这些病毒。

4、水痘

水痘由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每逢春暖花开,在孩子们中间便会流行水痘,传染性很强。

水痘特点:水痘发病初有轻度发热、全身不适、食欲不振、咳嗽和轻度腹泻等症状。在发热的同时或1~2天后,躯干皮肤会出现红色斑疹,数小时后变成透亮通体的小水疱。疱疹呈椭圆形,大小不一,表浅,好像浮在皮肤表面,因伴有瘙痒,患儿烦躁不安。1~3天后,疱疹中心枯干凹陷、结痂。再过几天痂盖自行脱落,不留疤痕。因皮疹分批出现此起彼落,因此在同一部位可见到斑疹、疱疹和痂盖各个阶段的皮疹,这是水痘的特点。

临床表现:皮肤粘膜出现斑疹、丘疹、水痘,可伴有发热、头痛、咽痛等上呼吸道症状,极少数病人可并发水痘脑炎、水痘肺炎等并发症。潜伏期多为半个月,起病较急,先出现发热、头痛、咽喉痛、乏力不适、四肢酸痛或恶心呕吐及腹痛等。发热通常在39℃以下,一般经过2~5天消退,在发病24小时内出现皮疹。由躯干向头面部和四肢蔓延,起初为针尖大小的散发性红斑,迅速变为丘疹,数小时至1天内发展为绿豆样的水疱,周围可有红晕。水疱开始为清澈的水珠状,以后逐渐浑浊,疱壁薄而易破,常伴有瘙痒,2~3天后干燥结痂,随后痂皮脱落,2个星期后愈合,不留疤痕。病毒引起的小“豆豆”,由于瘙痒,抓破后还会导致皮肤粘膜的继发感染,甚至出现急性淋巴结炎、蜂窝组织炎、脓毒血症和败血症,也可并发肾炎、心肌炎。

防治要点:一旦发现,病人就应及时隔离至皮疹全部结痂为止。发病期间,患儿应卧床休息,多饮水,饮食要窬易消化。疱疹破裂后,可涂1%龙胆紫。一旦发现并发症,要及早就医。患儿要剪短指甲,以免搔痒时抓伤皮肤留下疤痕。要勤换衣服,保持皮肤清洁,防止皮肤继发感染。每日更换的内衣,并将其洗净后煮沸30分钟消毒。房间可以阳光或紫外线消毒。凡接触过水痘患儿的易感儿童,应观察3个星期。

5.腮腺炎

腮腺炎全称是流行性腮腺炎,是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以2~15岁儿童发病为多。

腮腺炎发病初有发热、肌肉酸痛、头痛、咽痛等症状,很像感冒。但在发热1~2天后会出现腮腺肿胀,一般肿胀出现在一侧,也有两侧都肿胀的。肿胀的腮腺以耳垂为中心,向周围蔓延,2~3日肿胀达到高峰,严重时整个而部变形。腮腺肿胀4~5天后开始逐渐消退,一般1~2个星期后逐渐痊愈

专家提醒:

目前使用的M-M-RII(麻疹、风疹、腮腺炎联合疫苗),是由美国默沙东公司生产,经卫生部批准进口的优质疫苗,接种一支M-M-RII可预防麻疹、风疹、腮腺炎三种疾病,保护期在11年以上。针预防三种疾病,减少儿童痛苦,提高接种安全也是未来疫苗的发展趋势。

6.过敏性皮炎

春季对于敏感体质的人来说是个“难熬的季节”,麻烦可能出现在皮肤上,尤以脸部较常见。春天风大,空气中浮尘很多,飞扬着柳絮、花粉等容易引起过敏的因子,很容易使皮肤过敏。很多人还会感觉皮肤发干,而且用完护肤品后,皮肤会呈现干燥红肿现象。

季节原因:春天人体新陈代谢能力逐渐提高,皮脂腺分泌日益增多,皮肤在自我改变。这个时期,皮肤非常敏感;如果不注重防护和保养,就会患上皮炎,女性的皮肤更易过敏。造成过敏的原因很多,其中最常见的原因有食物、动物皮毛、螨、昆虫、空气中大量飘散的花粉、灰尘、空气污染、农药、化肥、洗涤剂、橡塑鞋、化纤原料以及鲜为人知的真菌过敏等。而且,季节的变化使机体中与过敏相关的细胞出现不稳定,过敏症状随之出现。

自我预防:

①蒸脸:将沸水倒入大口碗,把脸置于其上约15分钟,或将热毛巾盖在面部或长点时间的热水浴,都有助于治疗过敏性皮炎。

②用酸奶做面膜:酸奶巾含有大量的乳酸,它们可以发挥剥离性面膜的功效,作用温和,不会刺激皮肤,每日使用,会使肌肤柔嫩、细腻。

⑧减少瘙痒:喝冰糖银耳汤,对皮肤有良好的滋养效用。

④加强皮肤的养护,远离过敏原,尤其是有过敏体质的人,更要注意。

⑤限制多脂多糖饮食,忌饮酒,多食蔬菜和水果。

7.手足口病

(1)表现:手足口病主要侵犯5岁以下的孩子。潜伏期一般3~7天,没有明显的前驱症状,多数病人突然起病。手足口病常表现为:口腔内颊部、舌、软腭、硬腭、口唇内侧、手足心、肘、膝、臀部和前阴等部位,出现小米粒或绿豆大小、周围发红的灰白色小疱疹或红色丘疹。主要侵犯手、足、口、臀四个部位。

(2)病因:手足口病是由数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一般一周内可康复,但如果此前疱疹破溃,极容易传染。手足口病具有流行强度大、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等特点。病毒可以通过唾液飞沫或带有病毒之苍蝇叮爬过的食物,经鼻腔、口腔传染给健康人,也可因直接接触传染。

(3)预防:

①饭前便后洗手、勤洗澡等,养成良好的个人生活、饮食卫生习惯。

②喝开水,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剩饭剩菜要热透后再食用。

③保持教室、宿舍等场所的通风换气,要经常对孩子居住的房间进行通风换气。衣服、被褥要经常在阳光下曝晒。

④尽量少去拥挤的公共场所,特别是尽量避免与其他有发热、出疹陛疾病的儿童接触,减少被感染的机会。

⑤家长、教师要多注意观察孩子身体状况的变化,一旦发现孩子有发热、出疹等情况,医院就诊,并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更不要送孩子上幼儿园或小学,以免传染给其他孩子。

⑥注意教室、家庭室内外的环境清洁卫生。减少与家禽、家畜的直接接触。

⑦加强营养,注意膳食合理搭配;保证休息时间,增强自身的抵抗力。

⑧中小学校和托幼机构要做好晨间体检,发现疑似病人,及时隔离,避免其他儿童接触,及时报告痰隋并进行积极治疗。

⑨加强校内食堂、饮用水管理,减少手足口病经食品及饮用水传播。

⑩做好厕所等公共场所环境卫生工作,防止肠道、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

8.花粉或植物过敏

有哮喘病史或过敏体质的孩子,在野外接触花粉或某些植物时,会发生过敏,出现荨麻疹、喉头水肿、哮喘发作等情况,严重时会危及生命。如果您的孩子有此类病史,则应准备抗过敏药和吸入型的支气管扩张剂。有过敏情况发生时,立即远离现场,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如喉梗阻、呼吸困难不能缓解,医院救治。

望城区红黄蓝幼儿园保健室

年4月28日









































北京专门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专业治疗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ysnoo.com/yzyy/1220.html
热点排行
  • 没有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精彩推荐
  • 没有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相关导读
    急性淋巴结炎是由什么

    如急性淋巴管炎继续扩散到局部淋巴结,或化脓性病灶经淋巴管蔓延……【查看详情】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