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健康

时间:2021-10-6 14:01:07 来源:颈淋巴结炎

北京最好荨麻疹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hl/210708/9159711.html

1.乳腺增生与乳腺癌有什么关系?

  乳腺增生包括几种类型,仅部分类型有癌变风险,且要经历一定的演变时间,所以乳腺增生者不必过分担忧。乳腺增生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乳腺增生者可听从医生安排随诊,不要用力按摩乳房或随意服用药物。

  2.乳腺增生怎么办?

  目前来说,还没有太好的办法消除乳腺增生。乳腺增生的主要症状有乳房胀痛、乳房肿块;部分人的疼痛可呈周期性,即月经前加重,月经来潮后减轻或消失,也有人整个月经周期都有疼痛。严重疼痛者,可以使用激素干预。乳腺增生者最重要的是听从医生安排随诊,通常为3-6个月1次,视增生程度而定。此外,应尽量保持心情舒畅,

  3.乳腺上摸到的包块都是乳腺癌吗?

  并非摸到的包块都是乳腺癌,乳腺还有一些良性疾病,遇到问题请及时就诊,及时治疗,打消顾虑。

  4.应当注意的与乳腺癌相关的症状有哪些?

  虽然早期乳腺癌往往缺乏典型的症状和体征,但是出现这些症状的女性一定要注意:

  乳腺肿块,80%的乳腺癌患者以乳腺肿块首次就诊,多数为无痛性肿块;

  乳头溢液;

  乳腺皮肤改变(酒窝征或橘皮样改变等);

  乳头回缩;

  乳头湿疹;

  乳头糜烂瘙痒;

  腋窝淋巴结肿大;

  乳腺外观红肿,这可能为一种恶性程度极高的乳腺癌--炎性乳腺癌,需与乳腺炎鉴别。

  5.乳腺癌的癌前病变有哪些?

  乳腺的癌前病变包括一部分不伴典型增生或典型增生的乳腺增生性病变,乳腺的先天性结构异常、慢性炎症、良性肿瘤等,如:慢性乳腺病(包括囊性增生病)、巨乳症、乳晕湿疹、乳管内乳头状瘤、乳腺纤维瘤等,都有可能形成乳腺癌。

  其中尤以慢性乳腺病、乳管内乳头状瘤、乳晕湿疹发生癌前病变的机率稍多,并容易与乳腺癌相混淆,临床上视为乳腺癌癌前病变。

  癌前病变并不一定会发展为癌肿,可能性并不很高,所以不要过分恐慌,但也不能过分轻视。有一些癌前病变会被医生及时诊断,及时治疗。

  6.哪些人更需要重视乳腺癌的预防和筛查?

  如果乳腺癌的患病风险高于普通人,就应当重视乳腺癌的筛查和预防。大概有如下几类人群患病风险高于普通人群:

  占据了较多的与乳腺癌有关的外因(非遗传因素,详见十问十答:揭秘乳腺癌预防的常见问题);

 一侧乳腺癌患者的对侧乳腺患癌风险增高;

  致密型乳腺(中国女性30%为致密型乳腺,详见十问十答:揭秘乳腺癌预防的常见问题)和乳腺发育异常者;

  有癌前病变者;

  有乳腺癌家族史、尤其是遗传性高危人群。

  这些人群患乳腺癌的风险也有高低之分,在上述人群中,重视程度由前向后应依次递增。

  7.乳腺癌高危人群包括哪些?

  有明显的乳腺癌遗传倾向者(参考第8个问题);

  既往有乳腺导管或小叶中、重度不典型增生或小叶原位癌患者;

  既往行胸部放疗。

  8.家族中出现哪些情况应警惕自身可能属于乳腺癌遗传性高危人群?

  乳腺癌遗传性高危人群需要接受医生的诊断及采取相应的检测和预防措施。乳腺癌遗传性高危人群定义比较复杂,如果家族中有以下情况,请及早就医。这些情况包括:

  血缘亲属携带BRCA1/BRCA2、P53、PTEN或其它基因突变;

  家族中有一个已知的肿瘤易感基因的突变;

  一个家庭成员有≥2个的原发乳腺癌;

  在父系或母系的家庭成员中有≥2个的原发乳腺癌患者,至少一个在诊断时年龄≤50岁;

  一级或二级亲属乳腺癌者发病年龄≤45岁;

  具有血缘关系的男性近亲患有乳腺癌等等;

  近亲属有卵巢上皮癌、输卵管癌、原发性腹膜癌患者;

  家族中三个或更多的肿瘤患者(不仅限于乳腺癌)或一个多原发癌患者。

  近亲属包括一级(父母、子女、同父母的兄弟姐妹)、二级(祖父母、外祖父母、叔、伯、姑、舅、姨)、三级亲属(表、堂兄弟姐妹)。

  9.乳腺癌高危人群有哪些预防措施?

  加强乳腺癌筛查;也可能需要接受预防性治疗。如果是高危人群,不要悲观,请及时就诊。

  10.如何自检乳腺?

  已有结论显示,乳腺自检并没有提高乳腺癌的早期诊断率和降低死亡率。但是自检乳房能够提高防癌意识。自检乳房每月1次,主要通过乳房触诊进行,在月经来潮后的7-10天为自检乳房的最佳时间。

  检查乳房顺序是外上象限→外下象限→内下象限→内上象限,即从你的对面看,左侧顺时针,右侧逆时针,检查乳房不能遗漏乳晕部,需要同时进行腋窝淋巴结的触诊。触诊时可以采用仰卧位或坐位,坐位时不进行触诊的手臂应抬起。触诊时使用指腹,轻施压力,切勿用力过猛,触诊不清或有可疑包块时应就医。

  此外,可以观察双侧乳房是否对称,乳腺皮肤有无改变(比如红肿及桔皮样改变等),有无乳头溢液及出血等。

  11.什么是肿瘤的筛查?

  针对无症状人群的检查叫做筛查,针对有症状的人群的检查叫做诊断。

  筛查分为机会性筛查和群体普查,机会性筛查是个体主动或自愿到提供肿瘤筛查的医疗机构进行相关检查,女性应重视乳腺癌的机会性筛查。

  

12.如何进行乳腺癌筛查?

  根据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

  非高危人群:

  20~39岁:不推荐对非高危人群进行乳腺筛查。

  40~49岁:适合机会性筛查;每年1次乳腺X线检查;推荐与临床体检联合;对致密型乳腺推荐与B超检查联合。

  50~69岁:适合机会性筛查和人群普查;每1~2年1次乳腺X线检查;推荐与临床体检联合;对致密型乳腺推荐与B超检查联合。

  70岁或以上:适合机会性筛查;每2年1次乳腺X线检查;推荐与临床体检联合;对致密型乳腺推荐与B超检查联合。

  高危人群:

  建议对乳腺癌高危人群提前进行筛查(20~40岁),筛查间期推荐每年1次,筛查手段除了应用一般人群常用的临床体检、彩超和乳腺X线检查之外,还可以应用MRI等影像学手段。

  13.乳腺癌的无创辅助检查手段有哪些?

  乳腺癌的最终诊断需要依靠病理,但在接受病理检查之前,需要无创性的辅助检查来判断是否需要手术和病理检查。

  乳腺癌筛查常用到的无创性的辅助检查手段有钼靶和超声。

  钼靶是一个主要的检查手段,价格低廉,但是它是X线摄片,有文献介绍其致癌危险性接近于自然发病率,但是还是有人难以接受,且钼靶对于致密型乳腺可能漏诊,并且鉴别差。

  彩超无射线危害,可以反复使用,检查方便,价格低廉,对致密型乳腺和乳腺增生诊断有优势。但缺点是人为因素影响较大,缺乏可以传递使用的影像,不能前后对比。对于很多人来说,彩超更被接受

  另一种无创性检查手段--磁共振,敏感性较高,无射线危害,但是价格昂贵,检查时间长,舒适度差。一般作为钼靶与彩超后的进一步诊断。

  14.什么是BIRADS分级?

  BIRADS分级,是乳腺影像和数据报告系统的简称,这个分级比较复杂,简单一点儿来说,3级之前基本都是良性,无需恐慌,但3级需要听从医生安排,短期随访,一般半年一次,较可疑者3个月后随访;4级以后听从医生安排处理。

  15.乳腺癌相关的肿瘤标志物能够用来筛查乳腺癌吗?

  很多人把肿瘤标志物当成肿瘤细胞,这是相距甚远的两个事物。

  与乳腺癌相关的肿瘤标志物主要有CEA、CA、CA,但是肿瘤标志物既不是诊断标准,也不是排除标准。因为,很多乳腺癌患者的肿瘤标志物是不会升高的。肿瘤标志物并不是筛查乳腺癌的手段。

参考文献: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规范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ysnoo.com/jbyy/11766.html
最新文章
热点排行
  • 没有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精彩推荐
  • 没有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相关导读
    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

    【疾病概述】一般认为因链球菌的血行感染所致,也有认为与肠道炎……【查看详情】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