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招搞定颈部淋巴结肿大

时间:2017-7-28 4:32:52 来源:颈淋巴结炎

  淋巴结肿大为现代人常见病,中西医对颈部淋巴结炎的治疗方式还是有很大差异的,西医认为淋巴结炎主要是由于感染所引起,初期可使用抗感染疗法,肿大明显的需要手术摘除。而中医认为淋巴结炎主要是由于精神压力大或者虚劳所导致的肝胆郁热所引起的。淋巴结肿大,中医称之为瘰疠,《医学心悟.瘰疬》中说:“瘰疬,颈上痰瘰疬串也。此肝火郁结而成。”也就是说,中医认为此病为肝气郁结忧思恚怒,肝气郁结,气机失于疏泄,郁而化火,煎熬津液,灼为痰火,结于颈项脉络,遂成瘰疬。我自己也曾患过一次淋巴结肿大,最后用中医办法治疗,取得了非常满意的效果。

  记得在年夏天,本人忽患颈部左侧淋巴结肿大,当时在颈部左侧肿起串珠型淋巴结,微有痛感,心想可能是最近一段时间熬夜劳累所致,于是查找相关治疗办法。发现中医既然认为淋巴结肿大主要是肝胆郁热所致,当然要想办法疏通这两条经络喽!所以,最后确定的治疗方案是用中成药结合穴位按摩疗法:日常服用中成药“加味逍遥丸”,并配合点刺按压侠溪穴、光明穴和太冲穴三个穴位治疗。

  具体方法是:用一根圆珠笔管(注意不是圆珠笔芯的尖)的头尖部位点刺穴位,每次按压点刺5-10分钟。一周以后淋巴结基本消失,效果显著。用此疗法连续治疗了2周左右,同时注意休息,此后未再复发。

  有人可能会问:这3个穴位为什么会有这么好的疗效呢?这要从中医的经络理论说起。既然中医认为颈部淋巴结炎主要是由肝胆郁火所致,那么我们当然要在足少阳胆经和足厥阴肝经中寻找答案,只要我们想办法去疏通胆经和肝经,把肝胆郁火发散出去,那么问题就会解决了。而侠溪、光明、太冲3个穴位都是从这2条经络中挑选出来的,下面咱们就具体介绍一下这3个穴位:

1.侠溪穴:

侠溪穴归属足少阳胆经,有缓解治疗头痛、耳鸣耳聋、乳腺炎、高血压等作用,侠溪穴的位置: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

侠溪穴,消肿止痛、传导水液、清肝胆热穴、平肝熄风。

2.光明穴

光明穴归属足少阳胆经,位于人体的小腿外侧,当外踝尖上5寸,腓骨前缘。

缓解治疗偏头痛、近视、目痛、夜盲、乳部胀痛、小腿酸痛、下肢痿痹、癫痫及白内障等。

3.太冲穴

太冲穴属肝经输穴,位于足背侧,当第1跖骨间隙的后方凹陷处。

头痛,眩晕,疝气,月经不调,癃闭,遗尿,小儿惊风,癫狂,痫证,胁痛,腹胀,黄疸,呕逆,咽痛嗌干,目赤肿痛,膝股内侧痛,足跗肿,下肢痿痹。

  最后需要提醒大家注意,此办法只对淋巴结肿大的初期效果明显,对于久病或由恶性疾病引起的淋巴结肿大可能效果不佳,还是需要去找专业医师治疗。

赞赏

长按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
北京白癜风专科医院在线咨询

转载请注明:http://www.ysnoo.com/jbwh/6256.html
热点排行
  • 没有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精彩推荐
  • 没有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相关导读
    婴幼儿易患急性颌下淋

    每年春季,气温升高,婴幼儿容易患急性颌下淋巴结炎。家长会发现……【查看详情】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