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过多会要命脂肪酵素胖子瘦子的

时间:2017-6-13 16:20:34 来源:颈淋巴结炎

为什么看起来瘦的人还会内脏脂肪超标呢?

呃,其实人体的体重与身体内部器官的“胖瘦”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对于那些工作忙碌,三餐不规律,喜爱甜食的人来说,体内的脂肪并没有均衡地分布到各个部位,也没有及时被燃烧,只单纯地停留在腹腔,为脏腑增添压力。所以,即使你很苗条,也难逃内脏脂肪囤积的厄运。

脂肪过多会要命

实际上,很多人看起来不胖,但是体检之后却发现“内脏脂肪超标”。其实这样“看不出来的胖”其实最可怕,也最要命!

内脏脂肪超标引发多种致命疾病1癌症——比常人高出25%

内脏脂肪超标最致命的就是引发癌症!据英国癌症研究中心研究报告显示,内脏脂肪超标的人结肠癌等癌症发病率高出常人25%,而对于肝癌、胰腺癌等患癌发生率更高!

2心脏病——内脏脂肪最伤心

很多医学研究都发现,内脏脂肪超标最伤心脏!内脏脂肪会导致体内毒素难以正常排出,导致心脏肥大,进而使心脏泵血效率大大降低,出现气短和疲劳。

3不孕不育——影响下一代

内脏脂肪超标最严重的影响莫过于影响人体内分泌,导致新陈代谢紊乱,进而影响生育,导致不孕不育。国外科学家研究发现,女性肠周围堆积脂肪过多就可能导致抑郁和不孕不育。

4糖尿病——痛苦后半辈子

内脏脂肪超标还会影响胰岛细胞正常分泌胰岛素,进而引发2型糖尿病。所以我们发现很多糖尿病患者其实并不胖,其实是内脏脂肪超标。

5脂肪肝——下一步就是肝癌

内脏脂肪超标最常见的问题就是脂肪肝,肝脏上面包裹着一层厚厚的脂肪。几乎只要是查出脂肪肝的人都是内脏脂肪超标。而脂肪肝如果不加以控制,下一步就是肝癌。

此外,内脏脂肪超标还会导致高血压、痛风、高血脂、抑郁、便秘等10多种疾病。

那每天吃多少脂肪最合适?60-70克!

对于需要节食减肥的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患者来说,如果能够把总脂肪控制在60克以下,其中烹调油不超过25克,对控制病情会更为理想。

自测自己的内脏脂肪有没有过红线?

你知道自己的体重哪里超标吗?小编推荐腰臀围状态和生活习惯两方面综合推断自己的内脏脂肪是否超标。

下面是17种易致内脏脂肪型肥胖指标,请在与自己生活习惯相符的项目旁打√。看看你中枪了没?

1、20岁之前还算苗条,之后却胖起来。

2、不太爱运动。

3、很少吃早餐,晚餐吃得很丰盛。

4、很晚才吃晚餐,且常在睡前吃东西。

5、有吃宵夜习惯。

6、一星期至少喝酒或大餐3次。

7、喜欢吃甜食。

8、常喝清凉含糖饮料(包括现榨果汁)。

9、喜欢吃肉很少吃菜。

10、会偏食,喜欢的食物每天都吃。

11、出外都是开车,不走路。

12、体型肥胖且怕冷。

13、血糖值、胆固醇都很高。

14、体重不重,但腰围特别突出。

15、有便秘状况。

16、食量大。

17、父母都胖。

结果:

1、如果以上情况占3个以下:还算健康,但要预防,尽早剔除危险因子。

2、如果以上情况占4-9个:属内脏型肥胖群,请改变不好的生活习惯。

3、如果以上情况占10个以上:属内脏脂肪高度危险群,要改善根本生活方式。

既然脂肪的危害大,那你知道脂肪都藏在哪儿?皮下脂肪的蓄积部位“啤酒肚”的脂肪都在哪里?腹壁外层、腹膜腔外、器官周围、器官内、腹膜腔后等均有分布,其中器官内脂肪是危害健康的元凶。胖子和瘦子的比较“胖子”与“瘦子”的较量。不仅仅是皮下脂肪,“胖子”的内脏脂肪含量也明显高于“瘦子”体重都是70kg,因为年龄、身高和脂肪分布的关系,看上去是如此的不同脂肪与酵素的那些事儿01

脂肪在人体合成代谢过程不用详细描述,吃是第一大来源了喔。看看脂肪在人体的分解代谢过程,脂肪在体内分解主要依赖于脂肪酶,也就是酵素的一种。

02

脂肪动员阶段

甘油三酯在脂肪酶的作用下,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

03

脂肪运转阶段

甘油的氧化甘油在甘油磷酸激酶的作用下,分解为3-磷酸甘油,然后在磷酸甘油脱氢酶的催化下,脱去2个氢形成磷酸二羟丙酮;再经糖酵解或有氧氧化供能,也可转变成糖脂肪酸与清蛋白结合转运入各组织经β-氧化供能。

04

酵素消脂阶段

了解脂肪在人体代谢过程,大家应该明白酵素减肥是科学健康的方式。酵素减肥重在脂肪合成代谢过程中注意防止身体合成过多身体不需要的脂肪,同时加速脂肪在人体的分解代谢过程,减少脂肪在身体储存量,从而维持骨感和健康的体质









































治疗白癜风北京哪家医院好
白癜风治疗效果哪里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ysnoo.com/jbwh/5770.html
热点排行
  • 没有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精彩推荐
  • 没有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相关导读
    婴幼儿易患急性颌下淋

    每年春季,气温升高,婴幼儿容易患急性颌下淋巴结炎。家长会发现……【查看详情】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