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小邦给大家整理和推荐过《小儿推拿治疗扁桃体炎、哮喘、支气管炎,高清手法图》(回复数字查看),张宝旬老中医的《张宝旬中医:一目了然的中医妙招(最新版)》(回复数字查看),这次由邦友小兰兰推荐湘西派小儿推拿,原文作者嘉嘉妈妈(此篇仅代表嘉嘉妈妈的观点),学好推拿也是爸妈必备本领之一哦↓↓↓↓
首先自我介绍一下,嘉嘉妈毕业于某著名的医科大学,拿了医学的学士学位。自从有了小嘉嘉,嘉妈就离开了工作十多年的医疗行业,成为了一个表面风光但内心又十分纠结和痛苦的全职妈妈。
嘉妈是湘西派小儿推拿。
全国小儿推拿三大流派之一的湘西派小儿推拿的发源地就是在嘉妈的老家,小儿推拿在我们当地非常盛行,基本上人人都会一些简单的推拿。过去湘西地区医疗条件落后,缺医少药,小朋友生病基本都是不吃药不打针,全靠推拿来解决病患。因此有非常深厚的群众基础,经过历代前辈的悉心总结,终于有了现在行之有效的小儿推拿法。
感冒
感冒,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和任何季节。
当季节变换和气候异常时,感冒患者急增。感冒没有特效的疫苗,因此,有可能你的感冒刚刚好,又再次感冒。感冒是人体感受外邪而致的以鼻塞,流涕,喷嚏,咳嗽,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或全身酸楚为特征的外感病症。普通感冒并不可怕。但由于小儿体属稚阴稚阳,感冒之后极易引发高热,惊厥,休克,甚至危及生命。因此防治感冒有重要意义。
病因病机:
引起小儿感冒的病因有外感和正气虚两大因素。
外感以风邪为主,兼见寒,热,暑,湿,燥等,亦有时行疫毒直接感染。比如流感,甲型H1N1等。正气虚是感冒的内因。感冒定位为肺,随病情变化,可累及肝脾。外邪经口鼻或皮毛侵犯肺卫,卫阳破解,故恶寒发热,头痛身痛。咽喉为肺之门户,外邪上受,可见鼻塞流涕,咽喉红肿;肺失清肃,则见喷嚏咳嗽。风为百病之长,风邪常夹寒形成风寒证,风与热合形成风热证,风邪还可兼夹湿邪为风湿证等。
感冒治疗方法
感冒属外感,故祛风散邪,发表解肌为其基本治法。但发散不宜太过,太过易损伤阳气,易耗伤津液。临床以发散风邪为主,还应考虑风与他邪相结合而形成风寒,风热。暑湿,燥邪等情况,分别辅以温经散寒,清热,除湿,润燥等治法。应考虑夹痰,夹食滞,夹惊等小儿感冒特点,常以化痰,消积和定惊手法随时固护患儿正气,祛病不伤正。
小儿推拿的基本方法:
1开天门24次
2推坎宫64次
3揉或运太阳1-3分钟
4揉耳后高骨50次
5黄蜂出洞3-5遍
6清肺经3分钟
7掐揉二扇门1-3分钟
8拿风池1分钟
9拿肩井1-2分钟
前三手法即能开通经络,激活气血,调和阴阳,又能祛除在上在外之邪气,使头目清明。揉耳后高骨可镇静安神,平息心肝,防止烦躁,惊风与抽搐。清肺经清肺卫之邪气,使肺卫致密则邪无以入。风为百病之长,拿风池可祛风解表。
拿肩井为升散代表,风寒,风热用之均佳。掐揉二扇门发汗解表,使邪从汗解。黄蜂出洞重在刺激心包经,汗为心之液,有利于取汗以解表。清肺经还能宣肺,通鼻窍,止咳嗽。全方宣散之力强,发汗解肌,不论风寒,风热,风湿,还是燥邪感冒用之均佳。
黄蜂出洞法:一手握住患儿手腕,另一手拇指依次3揉一掐心经,内劳宫各9遍,捣或点揉小天心30-40秒,分推手阴阳1分钟,每推3-5次,就势点按阳池与阴池一次,操作3-5遍。
穴位及手法:
1、开天门
二眉之间至前发际成一直线。
两拇指由下至上交替直推。
24次
发热、头痛、感冒、精神萎靡、惊烦不安等。
开天门能疏风解表,开窍醒脑,镇静安神。常用于外感发热、头痛等症,多与推坎宫、揉太阳等合用;若惊烦不安、燥动不宁,多与清肝经、按揉百会等合用。
2、推坎宫(眉弓)
自眉头起沿眉梢成一横线。
两拇指自眉心向眉梢分推。
64次。
外感发热、惊风、头痛、目赤痛。
推坎宫能疏风解表,醒脑明目,止头痛。常用于外感发热、头痛,多于推攒竹、揉太阳等合用;若用于治疗目赤痛,多与清肝经,掐揉小天心,清河水等合用。亦可推后点刺出血或用掐按法,以增强疗效。
3、运太阳
眉梢与目外之间,向后约1寸凹陷处。
两拇指桡侧自前向后直推。
1-3分钟。
揉运太阳具有疏风解表,清热,明目,止头痛的作用。
主要用于外感发热。外感表实头痛用泻法,外感表虚,内伤头痛用补法。
4、揉耳后高骨
耳后入发际高骨下凹陷中。
两拇指或中指端揉。
30到50次。
头痛、惊风、烦躁不安。
推耳后高骨能疏风解表。治感冒头痛。多与推天门、坎宫等合用。能安神除烦,可治疗神昏烦躁等症。
6、清肺经
无名指指末节螺纹面。
指根向指尖方向推。
3分钟。
宣肺清热。
感冒发热,咳嗽气喘,痰鸣等实证。
7、掐揉二扇门
掌背中指根本节两侧凹陷处。
拇指甲掐,称掐二扇门;拇指偏峰按揉,称揉二扇门。
掐揉1-3分钟。
惊风抽搐,身热无汗。、
掐揉二扇门能发汗解表,退热平喘,是发汗的有效方法。揉时要稍用力,速度宜快,多用于风寒外感。本法与揉肾顶、补脾经、补肾经配合应用,适宜于平素体虚外感者。
注意事项:
1、治感冒用汗法。
汗为心之液,血汗同源,故汗可发而不宜太多,这是治疗和调护必须遵循的原则。为此,除了掌握推拿刺激强度外,还宜适当饮水,以滋汗源。
2、常见保健法。
左手抱小儿于胸前,右手小鱼际置于小儿后枕部,横向来回抚摩枕部,令局部发热,对防治感冒有效。
小儿反复感冒
小儿每年感冒在8次以上,或者半年之内多于6次,称为小儿反复感冒。与西医的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相似。
病因病机:反复感冒的主要原因是患儿正气不足,卫表不固。
正气不足因肺,脾,肾三脏气虚。肺虚腠理不密,脾虚气血不足,肾虚发育障碍,均可导致小儿适应性差,防御能力差,生活质量差,从而在气候,环境变化时容易感冒。
反复感冒冶法
调整阴阳,增强小儿适应能力和防御能力为防治小儿反复感冒的基本原则。扶助正气,辅以祛邪为防治小儿反复感冒的重要环节。平时保健以扶正为主,感冒时以祛邪为主。
基本方:
1、头面四大手法(开天门24次,推坎宫64次,揉太阳1-3分钟,掐揉耳后高骨50次)。
2、擦头颈之交(一手扶患儿前额,一手小鱼际横置于风池,风府,快速来回擦动,边擦边移动直至擦遍整个头颈之交,透热为度。)
3、推上三关(3-5分钟)。
4、双点内外劳宫(以拇指与食指或中指相对,分别置于外劳宫和内劳宫穴处,另一手捏住小儿中指指腹,同时点揉1分钟左右。)
5、点揉肺俞(3揉1点,1-3分钟)。
6、捏脊(3-20遍)。
上三关穴
1.部位:前臂外侧缘,由掌根直上至曲池穴,属长线型穴位。
2.操作方法:向心性推之,称推上三关。
3.作用:培补元气、调和气血、能发汗,对疹毒内陷、隐疹不出等有显效。
4.主治:表虚自汗、麻疹不透、先天不足、小儿瘫痪等症。
肺俞
1、部位:在背部,当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2、操作方法:揉,按
3、作用:解表宣肺,清热理气。
4、主治:
呼吸系统疾病: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炎,百日咳,肺气肿,肺结核;
外科系统疾病:颈淋巴结核,胸膜炎;
其它:感冒,心内膜炎,肾炎,风湿性关节炎,腰背痛等。
小儿捏积的具体方法是:
患儿伏卧在床,露出整个背部,应力求卧平卧正。
捏脊时自尾骨的凹陷处(也就是长强穴)起,一直向上捏至颈部,一般是从下往上捏。
刚开始给孩子捏的时候每次不要超过5遍,手法要轻;等孩子慢慢适应了,再逐渐在手上加点力,增加次数。
嘉嘉妈妈:推荐李德修的三字经派的小儿推拿书籍,取穴少,非常适合新手妈妈
嘉妈上面所写的内容全部都是自己打的,内容也是参考的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专供5年制针灸推拿专业医生所使用的专业书籍,可能很多的内容和网络上的一些资料有出入,就此提出来,仅供大家参考。
毕竟小儿推拿流派众多,手法各派都有自己的特色,取穴也不尽相同,大家可以专功一派,精通后即可融汇贯通。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