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侠故事虽然早已没了八九十年代的热度,但在武侠迷心中,那些故事就宛如一壶壶老酒,越陈越香,偶尔回忆起来,仍会因书中的情节或感动,或愤怒,或热血沸腾。
不过武侠故事总归不是什么深奥的东西,其中最为人津津乐道的往往不是剧情本身,而是书中角色的强弱关系,比如金庸一生著有“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以及《越女剑》这十五部作品,其中的登场角色数以千计,正所谓强中自有强中手,这上千人中,最厉害的是哪些?
(洪七公、欧阳锋剧照)
若让他们来一场华山论剑,会是哪五人笑到最后?
其实多数人对于华山论剑都存在误解,金庸笔下共有三次华山论剑,其中第二次和第三次论剑都不是原汁原味的华山论剑,因为金庸借洪七公和欧阳锋的经历提到过,华山论剑就如其字面意思一般,是比剑法的高低,而非综合格斗,你可别以为这样选出的人选未必是最强的。
你且看金庸是如何解释的:“武学中有言道:‘百日练刀、千日练枪、万日练剑’,剑法原最难精。武学之士功夫练至顶峰,往往精研剑术,那时各有各的绝招,不免难分轩轾。二十年前华山论剑,洪七公与欧阳锋对余人的武功都甚钦佩,知道若凭剑术,难以胜过旁人,此后便均舍剑不用。”
他们当年败给王重阳,就是因为剑法不精,而在所有武功中,剑法又是最难精通的,可以说剑法是所有武功中最精妙高深的,所以能站在金庸全书武林之巅的,应当是五位剑术达人。
第一位:“剑魔”独孤求败谈及剑法出众之人,那习武成痴,练剑成魔的“剑魔”独孤求败怎能被无视?
光是凭他那墓志铭中提到的战绩,放眼金庸全书也找不到第二个:“纵横江湖三十余载,杀尽仇寇奸人,败尽英雄豪杰,天下更无抗手,无可奈何,惟隐居深谷,以雕为友。呜呼,生平求一敌手而不可得,诚寂寥难堪也。”
(独孤求败剧照)
当然,有人说独孤求败始终是个没能登场的角色,所以他未必有多强,战绩也可能是吹的,但《笑傲江湖》中,风清扬登场之后,这位前辈的战绩基本可以确定为真,他那独孤九剑的确是所向披靡。
第二位:“剑仙”阿青《越女剑》中,阿青的剑法乃是在与白猿白公公嬉戏打闹时所悟,没有剑谱,没有章法,却能够助她挫败任何敌人。
起初以极快的身手戳伤吴国武士还只是开胃小菜,后来她持一根竹棒闯入越国王宫,挫败两千越国士兵,那才真叫惊世骇俗。
“蓦地里宫门外响起了一阵吆喝声,跟着呛啷啷、呛啷啷响声不绝,那是兵刃落地之声。这声音从宫门外直响进来,便如一条极长的长蛇,飞快的游来,长廊上也响起了兵刃落地的声音。一千名甲士和一千名剑士阻挡不了阿青。”
(阿青剧照)
当然,可能是因范蠡下令不许伤害阿青,才促成了阿青的“神迹”,但越国武士在修炼了阿青所授的剑法之后,便做到了三千越甲击败吴国的壮举,这便足以证明阿青的剑法确实不凡了。
第三位:“阴阳双修”达摩祖师谈及达摩祖师,大部分只觉得他是位得道高僧,他佛法精深,却未必是绝顶高手,可你若真这么认为,那就错了。
在连载版的故事中,达摩祖师甚至不仅仅是“少林之祖”,而更像是“武林之祖”,因为就连《九阴真经》与《九阳真经》这两本武学宝典也都是由他所创。
(达摩剧照)
比如这段描述就很直观:“当年达摩祖师手着九阴真经,九阳真经两部武学奇书,一阴一阳,两部书中的武功相辅相成,相生相克,不分高下。只是九阳真经中的功夫偏重养气保命,九阴真经则偏重致胜克敌。从内功纯真言,是‘九阳’较胜,说到招数的奇幻变化,则是‘九阴’为优。”
而达摩则有一套达摩剑法,有九阴九阳加持,至少他是远超双雕五绝了,毕竟他们的境界还只停留在争抢《九阴真经》的层面。
第四位:“太极”张三丰张三丰向来都被视为金庸笔下最强者之一,即便是达摩祖师,似乎也不及他厉害,至少金庸武侠世界观里的武林后辈是如此认为的。
比如《侠客行》中就提到过这么一句:“听说武当派创派祖师张三丰武术通神,所创的内家拳掌尤在少林派之上。依小人之见,达摩祖师乃是胡人,殊不足道,张三丰祖师才算得是古往今来武林中的第一人。”
(张三丰剧照)
当然,达摩和张三丰的武功孰高孰低是很难说了,但张三丰的剑法无疑是最顶尖的那一档,百岁高龄仍能创出太极剑法,这天赋的确是历史级别的。
第五位:“无形气剑”段誉前文提到的四人还在用实体的剑,而《天龙八部》中登场的段誉却已经用起了能够化气为形的剑法。
那六脉神剑是以一阳指的指力为根基,将指力凝聚在指尖,继而形成了无形气剑,让人防不胜防。
如果你觉得这套剑法只是花架子,那就错了,至少金庸子啊《天龙八部》原著第十回末尾就亲自吐槽过,这剑法的设定是有些超出武侠范畴的:“‘六脉神剑’……等将内劲凝聚集中,发出而化为毁物伤人的无形刀剑,仅为小说家夸大之言,并非真有其事,读者当作‘寓言夸张’可也。”
(段誉剧照)
不过你可能要问了,如果只因六脉神剑而强大,为何上榜者不是这神功的创作者段思平?
很简单,段思平虽强,却没有段誉那般奇遇,段誉除了剑法之外,还有北冥神功加持,那神功为他从二十多位高手身上吸来了内力,金庸更是评价其内力达到震古烁今的程度,而内力则可为剑法提供加持,其实力自然是在祖先段思平之上的。
所以以洪七公和欧阳锋提到的华山一论的规则来看,金庸全书高手论剑,当是独孤求败、阿青、达摩、张三丰以及段誉这五人站上武林之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