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冬季,发热、咳嗽、流涕……你以为你只是受凉引起的感冒?
不一定!你还有可能患上了“亲吻病”!
此病症发作时和感冒的症状非常相似,所以,当你出现感冒症状时,还可以考虑下是不是亲吻太频繁了?
有报道称,平均每次10秒的亲吻,就有大约8千万个口腔细菌在两人之间传递,通过唾液游走,简直是妥妥的细菌交换啊!
今天就请医生来讲讲,这些吻,除了爱意,到底还传递了哪些疾病?
亲吻就交换病毒?不管你是谁!
EB病毒,疱疹病毒科嗜淋巴细胞病毒属的成员之一,属于传染性疾病,全称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简称“传单”。主要通过口腔唾液、飞沫进行传染,因亲吻、接吻、热吻等亲密接触所导致的病症,所以又被称为“亲吻病”。
“亲吻病”,不分季节,全年都会发病,不分人群,绝大部分人都会患上,无论是学龄儿童、青少年,还是青壮年、老年群体都有感染几率,其中儿童和青少年更容易感染,90%以上的3-5岁的儿童都会感染EB病毒,其传染源来自成年人。杨主任介绍。
可以说,绝大部分成年人都携带或是感染过EB病毒,存活在口腔内,特别容易传染给免疫力低下的人群”,而儿童一般为隐形感染,没有症状和临床表现通常就会自愈。
亲吻一次患上?出现症状要注意!
“亲吻病”所引起的症状主要是发热、咽炎、颈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疲惫虚弱等,症状和表现可轻可重。
有些患者就像得了一次小感冒,也不发热,休息几天就会自愈。而严重者则有可能持续的发热,甚至会引起淋巴瘤、鼻咽癌等,累及肝功能。
“亲吻病”的症状多样化,具体的典型症状如下:
1.发热:体温高低不一,可在38~40℃之间波动;
2.咽痛:与病毒性感冒类似,多数患者会有咽痛及咽部充血;
3.淋巴结肿大:以颌下、颈部淋巴结肿大最常见,腋下及腹股沟部次之;
4.肝脾肿大:少部分患者会出现肝肿大,部分患者出现肝功能异常。
这些亲亲要不得!
杨主任建议,以下人群,或出现类似症状最好不要随意亲吻他人,或是接受来自他人的亲吻:
1.口腔内有伤口、破损的人群,更易带病毒和细菌
2.呼吸道疾病患者,出现发热、扁桃体炎等
3.慢性病患者
4.抵抗力较弱的人群,比如婴幼儿
杨主任还重点提醒,“亲吻病”多数能够自愈。但无论老人小孩,都应该加强锻炼,增强自身的免疫力和抵抗力,休息对于提高自身免疫力很重要。
病情加重时可以使用对症的退热、止咳药及中药治疗,不要随意使用抗生素,抗生素对“亲吻病”无效,只有继发细菌感染时才需要加用。
另外,“亲吻病”可以获得长期的免疫力,所以并不可怕,只要认识到疾病的规律,就能很好地预防。
别把“亲吻病”当感冒!
EB病毒和感冒都会出现很多相似的症状,因此在生活中我们很难辨别,但感冒传染性强,且多发于某个群体间,在同一个区域待过的人,会发生相同症状,有聚集性爆发的特点。
感冒症状为局部轻、全身重,具体表现为全身酸疼乏力;而EB病毒传染性不强,通常由唾液、飞沫、带有病毒的口水,以及携带者呼出的气来进行传染。
一般情况下的EB病毒感染不需要药物治疗,如果症状反复出现,医院做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避免患癌风险。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