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之形意拳简介学成文武艺

时间:2023-2-14 14:51:11 来源:少林武术

#形意拳#常言“止戈为武”,这是对武术艺术化的理解,其实真实的武术并非这样。中国武术最早可追溯到战国,齐国招揽会武术的组成“技击之士”,这一时期的武术主要是运用兵器。到了明清时期武术发展的最快,并且拳脚功夫成了主流,也分化出了内家拳和外家拳,内家拳奉武当为宗,外家拳以少林为宗主。

形意拳属于内家拳,但并非源于武当。形意拳在明清时期崛起的,但创造人并非这一时期的,而是宋朝岳武忠王,岳武忠王即是民族英雄岳飞,形意拳门人多奉岳飞为祖师爷。形意拳虽然是一脉传承,但由于分支较多,在练法上逐渐出现变化。

因为在传统上练武之人不学文,文人又不练武,以至于会形意拳的表达能力有限,表达能力强的又不会形意拳。并且形意拳师父在授业的时候又习惯“留一手”不传,也不允许徒弟跟随其他拳师学习,以至于没有那一家形意拳分支算得上是正宗!没有最早的形意拳拳谱流传下来。

现在能看到的形意拳拳谱只有两本,一本是《孙禄堂武学录》,另一本是《薛颠武学录》。无论是孙禄堂还是薛颠,他们在拳谱中记载的都是个人理解,谈不上谁的形意拳厉害,但对于当今的形意拳爱好者来说都很有学习的价值。

孙禄堂注重形意拳的发力和意识,薛颠注重形意拳的脚下步法。相比较之下《孙禄堂武学录》适合初学者,《薛颠武学录》更适合有一定基础的。因为对于形意拳来说,练到一定程度之后出拳力度不再重要,反而是脚下步法更重要。

形意拳称得上最精妙的拳术,拳法简单实用,五行连环拳多变,十二象形拳更是身法灵活。但真正练会的很少,练精妙的几乎没有,因为真正下苦功练拳又有武术天赋的太少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ysnoo.com/jblj/12878.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